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新的全面關稅措施,副總統范斯、國務卿盧比歐、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農業部長羅林斯等官員在台下聆聽。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週三(4/2)公布新的全面關稅政策震撼全球,美國的進口關稅整體稅率也將因此創下115年以來新高。分析指出,全球經濟剛從新冠疫情後的通膨高峰復甦,但仍受巨額債務壓力及地緣政治動盪影響,而川普的新關稅政策將進一步削弱全球經濟的活力。
路透社分析,美國新關稅政策可能也將成為全球化體系的轉折點,取決於川普(Donald Trump)和其他國家領導人接下來的應對方式。全球化體系迄今一直視美國的穩定與可靠性為理所當然,也以其為支柱。
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木內登英表示,川普的關稅措施有「破壞全球自由貿易秩序的風險」,而這套秩序正是美國自二戰以來主導推動的體系。
未來幾個月間,更直接的影響將是物價上漲,因而抑制全球消費者與企業的需求,因為數千種商品的進出口將受到新關稅的影響。
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宏觀經濟學家法塔斯(Antonio Fatas)認為,川普的新關稅政策「將導致美國和全球經濟惡化,不確定性增加,甚至可能步入全球衰退」。
川普週三在白宮玫瑰園宣布,將對所有進口商品施加 10%的基準關稅,並對60國施加更高的「對等關稅」,包括對台灣課徵32%關稅、中國34%,歐盟20%。
此外,川普先前宣布的25%汽車及零件關稅也自週四(4/3)起正式生效。川普宣稱,這些關稅將促使美國的戰略性製造業回流國內。
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估計,在川普的新關稅政策下,美國進口商品整體關稅稅率將飆升至22%,這樣的稅率上一次出現是在1910年左右。美國2024年的整體關稅稅率為2.5%。
惠譽的美國經濟研究主任索諾拉(Olu Sonola)表示,這樣的關稅稅率「不僅將大幅改變美國經濟格局,也將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許多國家可能陷入衰退」。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本週稍早表示,目前尚未看到全球經濟衰退的跡象,IMF可能只會將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3.3% 的預測「小幅下調」。
然而,各國經濟所受到的影響將大為不同,因為新關稅對各國的稅率不一。如果引發範圍更廣的貿易戰,對於中國等國的影響將尤為嚴重。由於中國內需疲弱,可能必須尋找新的市場來彌補對美貿易的損失。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亞太區主管提里安特(Marcel Thieliant)警告,亞洲經濟體將比大多數國家受到更嚴重的打擊,「亞洲不僅面臨比其他地區更高的關稅,也比大多數地區更依賴美國的需求」。
更有甚者,如果美國因關稅措施陷入衰退,將對開發中國家產生沉重打擊,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與美國息息相關。
若美國製造業仍未回流 川普恐再出重手各國央行和政府也將受到重大影響。數十年來,穩定的全球供應鏈幫助消費者維持較低的物價水平,但原有的體系若就此瓦解,全球通膨可能長期高於2%,這是各國央行咸認尚可應對的通膨水準。
然而,各國政府能做的有限,除了設法降低經濟衝擊,並向華府爭取關稅豁免外,別無他法。
汽車出口大國日本面臨24%的關稅;南韓則受到25%的關稅衝擊,兩國政府均已表示將採取緊急措施,支持受影響的企業。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警告,美國關稅可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但僅表示東京將考慮「各種選項」來應對。
野村研究所的木內說:「基於日本與美國緊密的安全關係,日本幾乎沒有籌碼來爭取讓步。」
目前日本、南韓、澳洲、英國等國家均對川普的新關稅措施表示批評,但都表示不會採取報復性關稅。
路透社指出,目前全球各國的債務高達創紀錄的318兆美元,但在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各國政府將更難償還債務,也更難在國防、應對氣候變遷和社會福利等預算等優先政策中取得平衡。
更有甚者,美國目前其實已接近充分就業且勞動力短缺,若川普的關稅政策未能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他可能還會尋求其他手段來削減令他極為不滿的美國貿易逆差,例如要求其他國家調整匯率,以利美國出口商。
投資策略公司TS Lombard首席經濟學家畢米許(Freya Beamish)說:「我們可能會看到川普採取風險更高的方式,應對美元持續走強的問題。」
分析警告,這些舉措可能危及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儘管目前尚無真正可替代美元的選項。
歐洲央行(ECB)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週三在一場活動上表示,歐洲必須立即行動,加速經濟改革,在這個「翻天覆地的世界」保持競爭力。
她談到冷戰後的全球開放經濟與低通膨時代,稱各國以往都受益於美國這個主導全球的霸權國家,「它曾經堅持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國際秩序」。
「但如今,我們必須面對封閉、碎片化與充滿不確定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