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奧克蘭港的貨櫃。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在週三(2日)宣布針對全球的「對等關稅」措施,最終實施細節尚不明朗。《金融時報》引述英國阿斯頓大學商學院的估計報導說,在最壞狀況下,川普關稅戰將發揮等同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美國貿易壁壘的後果。
《金融時報》報導,阿斯頓商學院(Aston Business School)設定六種川普關稅戰的情境,根據2023年的貿易與經濟數據進行分析。估計中最壞的狀況是美國向全球各國所有商品加徵等同25%的關稅,各國也以加徵25%關稅報復美國。
在這個最糟狀況下,美國總進口量估計將銳減66.1%,總出口量銳減46.3%,美國民眾的人均實質所得萎縮2.5%。
最糟狀況下受創最重的美國以外國家將是加拿大、墨西哥與愛爾蘭。除了進出口貿易量銳減,墨西哥人均實質所得預估將銳減6.6%,加拿大銳減4.9%,愛爾蘭減少2.5%。這裡的實質所得指得是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減去通膨之後的收入狀況。
如果各國並沒有報復,而是美國單方面加徵25%關稅,這是阿斯頓商學院估計的次糟狀況:美國人均實質所得減幅是2%,墨西哥銳減7.2%,加拿大銳減5.1%,愛爾蘭減少2.8%。
愛爾蘭之所以會是歐洲受創最深國家,是因為愛爾蘭對美出口高度集中在高利潤的醫藥產品,出口對象與品項不如其他國家能分散風險。
無論是哪一種狀況,受害最重的都是北美貿易圈。美國最關注的地緣執政治敵手中國,因為對美貿易額已經銳減,受到的衝擊還不如美國的「盟友」所受衝擊。在亞洲,貿易受衝擊最大的將是日本與南韓。該研究沒有列出對台灣的衝擊。
阿斯頓大學應用經濟學家杜君教授(Jun Du)指出,她們的研究模型顯示,在美國與全球互徵25%關稅的最糟狀況下,效果將類似1930年代全球經濟恐慌爆發後,加深經濟蕭條的貿易壁壘。1929年的華爾街崩盤啟動全球經濟恐慌,而隨後的貿易壁壘加深、延長了全球性的經濟蕭條。接下來便是納粹上台與日本軍國主義興起,接著世界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杜君說:「這些發現類似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在現代貿易衝突中的歷史前例。貿易保護主義將會削弱經濟競爭力,擾亂供應鏈,並使消費者承受高得不成比例的傷害。」
《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是在1930美國通過實施的貿易保護法案,被視為當時全球關稅壁壘的代表。該法案當時把美國關稅稅率增至史上第二高,僅次於1820年代。
儘管川普團隊極力淡化物價上漲風險,關稅必然會造成通膨效果。根據阿斯頓商學院的這份研究,在互徵25%關稅的最壞情況下,美國通膨率將上升5.5個百分點,幅度最大。其次的加拿大通膨率上升2個百分點,墨西哥0.8個百分點。
另外許多國家則因為貿易萎縮導致的經濟不景氣,將出現通縮的效果。其中,中國與印度將承受0.7個百分點的通縮壓力,南韓0.4個百分點,日本承受0.6個百分點通縮壓力。
杜君對此研究給出的結論是,全球關稅戰將出現多輸局面,沒有人是贏家。而就像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貿易壁壘與關稅戰將使全球更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