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9日,美國時任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日本大阪G-20峰會場邊會晤。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1日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加徵關稅,儘管他3日宣布對墨、加關稅措施將延後1個月實施,但已令這兩個長期盟國相當不安。評論指出,川普胡亂揮舞關稅大棒,可能在西方聯盟之間播下反美種子,中國可能趁虛而入。
英國《
金融時報》首席外交評論員拉赫曼(Gideon Rachman)撰文指出,川普的主要經濟顧問日前向他表示:「我們的關稅政策會是先開槍,再問問題。」他上任後第一波祭出的關稅政策也確實是如此。但拉赫曼表示,這種做法非常危險,除了對美國和目標國家的經濟帶來嚴重衝擊外,戰略上的負面影響更加深遠。
拉赫曼指出,川普此舉會導致對美反感的國家增加,這些國家可能另組聯盟,而西方聯盟的崩潰則會讓中國和俄羅斯的美夢成真。
川普已表示,下一個祭出關稅措施的目標就是歐盟。
事實上,美國前總統拜登2021年初上任時,歐盟就打算與中國簽署新的投資協議,但因拜登政府施壓與中國自己的失誤,最終協議並未談成。至拜登卸任前,美國已與歐盟密切合作,限制對中國出口關鍵科技產品,並且在貿易上「去風險化」。
美國還是中國威脅更大?歐盟出現質疑聲浪拜登政府的理念是,美國若要和中國在全球競爭,若能說服其他先進民主國家合作,將更容易勝出。川普卻決定比中國更用力打擊美國的盟友,其後果就是這些盟友可能向中國靠攏。
由於歐盟要積極達成綠色轉型目標,不可能缺少中國製的電動車、電池與太陽能光電模組。川普的威脅導致歐盟企業憂心失去美國市場,也會讓中國市場顯得更加不可或缺。
拉赫曼指出,他上週詢問一位歐盟高層官員,歐盟是否考慮再次與中國加強往來,對方回答:「相信我,相關對話已經開始了。」
某些歐洲重要人士甚至已開始討論美國或中國更具威脅,這種問題在兩個月前還顯得荒誕無稽。然而,說要停止依賴北約盟國加拿大的是川普,不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歐洲支持右翼政黨則是川普盟友馬斯克(Elon Musk),不是中國政府。
拉赫曼指出,中國的經濟保護主義以及支持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仍是歐盟與中國修好的主要障礙。但川普政府若不再支持烏克蘭,而中國對俄羅斯的態度略微強硬,歐盟很可能就此倒向中國。
美國若自毀全球領導力 中國將伺機主導英國廣播公司(
BBC)駐北京特派員碧嘉蘭(Laura Bicker)也指出,中國經濟對美國的依賴已不如以往,北京已強化與非洲、南美、東南亞的貿易協定,如今中國已是120多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因此,川普對中國加徵10%的關稅,效果可能不大。
BBC指出,對於川普宣布的關稅措施,中國的回應不如加拿大、墨西哥激烈,一是不想讓已處於經濟困境的國內人民擔憂,二是對外保持冷靜穩定的形象,也有利於吸引貿易夥伴。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 Stimson Center)中國研究計畫主任孫韻表示,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將為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帶來挑戰與威脅。
孫韻警告,從美中戰略競爭的角度來看,「美國領導力和信譽惡化將有利於中國」。
美國是全球迄今最大的援助國,而川普上任後已凍結所有對外援助三個月,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數百個援助計畫陷入停頓,甚至整個機構都將被裁撤。美國是世界衛生組織(WTO)的最大出資國,而川普也已宣布美國將再次退出該組織。
研究當代中國歷史的首爾延世大學教授魯樂漢(John Delury)表示,川普的「美國優先」原則可能再削弱美國作為全球領導者的地位。
魯樂漢說,川普政府對主要貿易夥伴徵收關稅,又凍結對外援助,這些作為向開發中國家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發出的訊息是:「美國對國際結盟與合作不感興趣」。
他表示,隨著美國從世界舞台撤退,習近平長年標榜的「雙贏」,就被賦予全新的意義」。
BBC指出,中國一直在伺機顛覆過去50年來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而「川普2.0」帶來的不確定性,很可能就是中國等待已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