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半導體聯合實驗室預計5年內投資8億元添購研發設備,未來將成為大南方高科技人才的培育基地。中山大學提供
隨台積電等高科技企業進駐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半導體學院打造「大南方半導體聯合實驗室」,今(5/2)揭牌啟用,5年內斥資8億建設60台高階研發設備,封測大廠日月光集團逐年捐贈封裝測試設備,建構全國唯一具規模的半導體封測實驗室,共同打造南台灣最完整半導體教研基地,培育高科技人才。
今日正式揭牌啟用的「大南方半導體聯合實驗室」建置包含半導體製造、封裝測試、材料分析等完整研發平台,該實驗室將串聯產學研資源,每年約可提供超過5000人次研發與代工服務,補足南部實驗資源長期不足的問題。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表示,中山半導體學院是新竹以南僅有的兩所半導體學院之一,自111年8月成立以來,已招收369名碩士班學生。學院已與多家科技大廠密切合作,預計在首階段10年內,將培養超過1200名碩士與博士,加入台灣半導體國家隊。
中山大學表示,這項計畫獲得企業與國發基金挹注,並結合理工學院與國科會設備建置補助,預計引進60台研發設備,其中有17台單價破千萬元。國際封測大廠日月光集團也率先響應,逐年捐贈封裝測試設備,建構全國唯一具規模的半導體封測實驗室。
中山大學半導體學院院長黃義佑表示,中山半導體學院設立不僅因應台灣重點產業需求,同時緩解少子化與學用落差等挑戰。此次啟用的「大南方半導體聯合實驗室」以封裝測試為核心,整合製造、量測與材料分析三大技術平台,並結合產官學研資源,將強化我國在半導體領域的教學與研發實力,提升國際競爭力。
中山大學進一步指出,聯合實驗室涵蓋七座特色實驗室,聚焦於半導體製造、封裝測試、電子零組件、材料與被動元件分析等領域,未來將成為南台灣規模最大的半導體人才培育與技術創新基地,支援產學研深度合作與高階人才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