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捲入台積電2奈米製程洩密案。翻攝Google Maps
晶圓代工廠龍頭台積電日前驚傳2奈米製程關鍵技術遭外流,經主動向高檢署提告後,設備大廠與台積電共3名工程師裁定收押禁見,引起業界人士熱議。有熟知內情的供應鏈業者透露,涉案工程師其實都是相當優秀的年輕工程師,還有多個是國立大學碩士,如今卻因涉及洩漏營業秘密、觸犯國安法自毀大好前程,相當令人惋惜。
該名業者表示,涉及洩密的陳姓工程師其實是靠近竹科的知名國立大學碩士,擁有幸福家庭,轉往日商設備大廠前曾任台積電資深工程師近8年,其中有超過一半的時間擔任量測相關工作,跟研發、晶圓生產與採購部門都需合作,後面約3年半的時間則陸續參與過5奈米、3奈米等先進製程的缺陷改善部門,負責提升良率。
該名業者接著表示,此次涉案的台積電工程師,都是過去在缺陷改善部門和陳姓工程師交好的老同事,也都擁有國立大學碩士、10年左右工程師經歷,都是優秀的高學歷半導體工程師;如今有些人被公司開除、有的留校察看,但無論司法途徑的結果如何,對從業生涯恐怕都會有不利影響,相當可惜。
業界人士透露,此次事件從台積電6月底調查洩密事件開始,當時台積電調查幾位自家工程師後,發現機密資訊全部都流向曾任職台積電的陳姓工程師,台積電於是開始約談設備大廠與陳姓工程師,陳姓工程師則向台積電坦言,他主要是想收集梗多相關資料並運用在工作上,作為補救設備某一環節性能漏洞的參考依據,並沒有流露出去。
不過台積電實際追查後,卻發現陳姓工程師收集上千張台積電2奈米製造流程圖的照片,規模為歷年首見,台積電經內部調查後,決定向高檢署提告。業界人士對此表示,雖然工程師拍製流程圖也常見,但若流到外部,就算只是局部,內行人看了也能少掉一段時間的摸索,且即使陳姓工程師沒有外流,也已違反公司機密資訊保護(PIP)規定,因此台積電當然要對違規人員從嚴懲處,並採取法律行動,以達後續嚇阻效果。
半導體供應鏈人士也指出,此次涉案工程師都是在職員工,迥異於過往竊取原公司機密資訊後,再帶槍投靠別家公司換取高額報酬,凸顯這些工程師不是過於單純,就是太輕忽應遵守公司機密資訊保護規定,也顯示半導體與設備大廠的競爭壓力都很大,工程師需要明目張膽透過老同事收集先進製程資訊,才能彰顯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