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對關稅政策反覆,美元持續走弱、新台幣強勢上揚,今(5/26)日開盤更是直奔「2字頭」,台經院院長、央行理事張建一表示,5月初新台幣大幅升值震撼已經過去,主要市場盛傳海湖莊園協議,造成「踩踏事件」,未來就看美元走向、外資看法;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提醒6月有美債到期,最近會棄匯保債,「四股、五匯、六美債」是第2季觀察重點。
台經院今日發布4月景氣動向調查,對於外界關切新台幣大幅升值,孫明德表示,部分美債將於6月到期,最近美國「棄匯保債」,美元不會波動太厲害,況且,美國與日本相關財經首長也對外說明,雙方談判並未提及匯率, 4月底、5月初匯率大幅波動暫告平息。
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分析,美元弱勢與美債有關,加上美國減稅法案已經進入到參議院,有4兆美元的減稅空間,美國必須要發債,恐讓整體債務支出變大,市場更憂心美債帶來的衝擊,美元會偏向弱勢格局,美元指數將在95至100左右波動。
吳孟道表示,外界不看好美元、美債,與川普的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有關,美國聯準會(Fed)官員近期談話釋出訊息,對整體經濟並未太悲觀,對勞動市場表現樂觀,反而對通膨有憂慮,降息的空間不是太大,原本降息預期落在6、7月,現在延到9月才會有降息機會,幅度約2碼的空間。
吳孟道提醒,各國與美國的關稅貿易談判預計在7月9日陸續談完,回頭看第一個完成談判的英國,其實對美是貿易逆差,既然逆差國都要課徵10%的關稅,其他國家相對恐怕會比較高,勢必會影響美國進口物價,廠商最後會把相關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即便目前整體物價水準不大,但預期下半年物價會有明顯波動,使得Fed決策相對保守。
吳孟道認為,面對美債和美元,投資人和機構的做法偏向保守,更傾向把資產布局在黃金或避險保值的商品,假設美國整體債務都會讓美元比較弱勢,川普政府的首要關鍵是穩住美債,避免市場崩盤,在債務的部分會有相關作法,使得美元呈現弱勢。
張建一強調,美元呈現逐漸走貶的趨勢,之前市場謠傳海湖莊園協議,導致美元大跌,雖然川普希望美元貶值,觀察美國歷任的財政部長都喊出強勢美元,有助於美國,包括強勢美元能夠抵銷通膨、吸引外國赴美投資、有助於進口原物料不貶值,美元會在區間震盪,不會再大幅貶值。
至於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張建一補充,央行總裁楊金龍已經出面說明,5月初的震撼已經過去,主要受到外資和美元的影響,尤其外資從2020年迄今賣超台股3.6兆元,造成新台幣未升反降,這些事情都已經過去,「不會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