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它不只生產鏡片、鏡頭 這家德國大廠為台灣半導體產業提供晶片「失效分析」標準

    2025-04-29 20:44 / 作者 戴嘉芬
    蔡司台灣總經理章平達表示,該公司未來將持續整合創新能量、串聯學研單位,加速台灣AI產業發展。業者提供
    德國光學大廠蔡司2020年在台灣設立半導體解決方案事業群,去年宣布10年內投資台灣100億台幣,包括斥資3億元在竹科打造創新中心。隨著 AI 應用風起雲湧,台灣半導體企業去年營收創新高,而蔡司連續三年營收成長率達50%,預計之後幾年也能達到翻倍成長。蔡司台灣總經理章平達表示,目前台灣員工約400人左右,今年預計再招募50人。

    章平達指出,自2018年起,蔡司在台灣連續5年設立5個事業群,包括2018年,設立視力保健與光學消費品事業群,2019年設立醫療技術解決方案事業群,2020年設立半導體解決方案事業群,2021年設立顯微鏡解決方案事業群,2022年設立工業量測解決方案事業群。5大事業群橫跨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及高雄6都,他強調蔡司已將台灣納入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環,持續升級投資。

    蔡司台灣工業量測解決方案總監嚴子登補充表示,AI 伺服器供不應求,供應鏈中斷將對產業造成衝擊,對此蔡司工業量測部門成立緊急救援團隊,提供快速檢測與分析服務,協助客戶排除產線突發狀況。

    他指出,蔡司接下來會把全球 AI 供應鏈中的最高製程解決方案,以及菁英人才等資源放在台灣,藉由後續投資,不管這些半導體企業的研發中心是在美國、歐洲甚至中國大陸等地,蔡司會讓他們了解,在台灣從事研發設計、製造新品是一個最有影響力的地方;蔡司會針對 AI 伺服器中的 PCB板、液冷、連接器以及L10/L11製程4大項,提供製程驗證的失效分析標準。

    蔡司台灣工業量測解決方案總監嚴子登指出,蔡司今年首度參展COMPUTEX展示先進AI伺服器檢測解決方案。業者提供

    嚴子登表示,半導體領域因應高效能運算趨勢,新技術演進推動品質管控的重要性逐漸提升,蔡司藉由相關應用技術研討會,快速回應客戶在研發、製程及生產問題,同時也攜手產、官、學、研共同制定 AI 伺服器品質標竿的白皮書。

    蔡司台灣顯微鏡解決方案總監蔡慧則巧妙比喻,人類會生病,生病就需要就醫。而半導體晶片也會出狀況,這就是「失效分析」,類似醫院對病人的診斷過程。他進一步指出,蔡司提供的顯微鏡解決方案可助攻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包括存儲晶片、邏輯晶片和3D封裝進行失效分析。

    蔡司台灣顯微鏡解決方案總監蔡慧分享近期合作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清交成等學研單位,助力台灣半導體研究。業者提供

    談到關稅對蔡司的影響,章平達表示,蔡司成立迄今已180年,百年來遭遇很多挑戰,也經歷過疫情,相信在公司的全球長遠布局策略下,能夠更好的去應對關稅帶來的影響,目前仍是樂觀看待未來發展。

    嚴子登也認為,目前比較擔心整體經濟緩步下滑,針對關稅這種突發情況,客戶都會有因應的對策,包括分散產地,在不同區域增加產能,來應對地緣政治風險。而蔡司則是要協助客戶轉移,在這一波變動中,其實是有機會可以獲利的。當然,面對地緣政治議題,公司還是會非常謹慎小心來應對。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