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楊金龍。廖瑞祥攝
因應川普祭出對等關稅措施,央行總裁楊金龍明(4/9)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實施,對我國股匯市、經濟成長、物價、房市等項所造成之衝擊與因應措施」進行專題報告。央行書面報告先出爐,指對等關稅政策施行後,
將限縮我國出口成長動能,制約全球經濟動能,進而影響經濟成長,且因施行產生正負兩股力量拉扯物價走勢,在正負面衝擊互抵,對通膨影響可能有限,至於房市則有可能受到間接影響。
對等關稅巨浪重擊全球,台股自本月7日起,連續三日出現雪崩式下滑,合計重跌3906.46點,不僅股市慘遭血洗,關稅恐推升物價上揚,通膨蠢蠢欲動,就連不動產界也擔心股災帶衰房市。央行在報告中,就關稅對國內經濟成長、物價、房市的影響進行個別分析。
央行報告表示,台灣較具競爭優勢的電子資通訊等高科技貨品,議價能力相對較高,但對等關稅施行後,美國通膨可能上升,消費者實質購買力下滑,對高科技產品需求恐遞延或減少,而傳產貨品則因各國對等關稅稅率不一,相較於稅率較低的國家,出口競爭力相對不利,皆會限縮出口成長動能。
報告強調,由於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如全球貿易量成長下滑,廠商投資意願趨向保守,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等,導致全球經濟成長動能疲弱,連帶制約我國經濟成長力道;儘管目前投資銀行預測對等關稅將使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減少0.4至1.1個百分點,皆為初步簡略估算,對等關稅的稅率遠高於預期,主要國家仍待與美國協商,央行會視國際情勢逐季調整預測值。
在國內物價方面,報告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實施,可能經由進口中間財貨的關稅轉嫁至最終產品售價,推升進口國通膨,而透過外溢效應,間接提高我國相關進口品成本,不利國內物價穩定,但外溢效應需要一段較長時間才會逐漸顯現;同時,對等關稅實施恐導致全球需求減弱,使得國際原油等原物料價格走低,有助降低我國進口能源等原物料成本,以穩定國內物價。
報告分析,美國對等關稅施行後,一旦減緩我國經濟景氣,使國內消費需求下滑,可抑制物價上漲,即便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貶值,推升進口品成本,但新台幣貶值對國內通膨率的影響有限,又國際原油等原物料價格走低將抵銷匯率貶值的衝擊,應可減緩輸入性通膨壓力;換言之,在正負面通膨衝擊互抵,對台灣通膨影響應屬有限。
至於房市會不會連帶受到衝擊?報告認為,國內房市主要受到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而進行修正,反觀對等關稅政策對國內房市雖無直接影響,因房價變動受眾多因素影響,包括經濟成長與就業情勢、股市變動對民眾財富與購屋信心等可能間接影響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