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美關稅談判未定 林佳龍:有磨合但結果將對雙方有利

    2025-11-19 19:07 / 作者 李佳穎
    外交部長林佳龍稱台美關稅仍在磨合。外交部提供
    台美關稅談判未定,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望在明(2025)年會面,社會仍關注美中台關係的變動。外交部長林佳龍今(11/19)日接受廣播專訪時表示,就關稅、在美投資、或半導體相關議題,台美之間有所磨合,但最後會妥協出雙方有利的結果。

    林佳龍今日接受「寶島聯播網」廣播專訪,他坦言能理解外界對於川普的憂心但是「人不太會突然變得完全不一樣」,川普只是更強調「美國優先」,要重建美國工業、增加在美投資,「我認為台美關係是穩定往前走的,真正關鍵在於台灣如何對應。」

    至於關稅、在美投資、或半導體相關議題,林佳龍認為會有磨合,但每個國家都會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方案,所以只對一方有利的狀況不會延續太久,最後會妥協出雙方有利的結果,美國和台灣可以形成一個「聯合艦隊」式的合作關係,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川普就任後,屢屢傳出民進黨的進步價值不容於他的傳統與保守性格,對此林佳龍則認為,民進黨的確在某些議題上與美國民主黨的態度較為相似,而川普政府確實與美國民主黨有不同的價值觀,但台灣其實在安全議題上與美國共和黨的保守價值趨於一致。

    林佳龍強調,台美關係向來是跨黨派、跨中央與地方的「全面關係」;川普多次表示,他的任內不會讓中國進攻台灣,兩黨的智庫都認為「中國挑戰」都已是最大國安共識;民調也顯示,川普的支持者與台灣社會在面對中國威脅的態度其實非常相近。

    林佳龍表示,任何人都不希望發生戰爭,但若真的發生,戰時的關鍵是要有自我防衛能力,平和時期則要有足夠的嚇阻力,讓對方不至於誤判,川普著重「有效嚇阻」,首先是避免戰爭發生,而若誤判導致戰爭,也要能力打敗中國,這就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兩層保險。

    林佳龍分析,川普在安全上雖相對撤出歐洲,但同時在預算與軍力上加強印太部署,並要求台灣增加國防預算,這不無道理;經濟上因面對紅色供應鏈,主張在半導體、稀土供應鏈上必要脫鉤,台美之間不是你強我弱,而是雙方追求最大利益,「美國優先,台灣也要優先。」

    林佳龍強調,就「安全」與「經濟」而言,台灣都是美國的夥伴。針對「台積電」恐變「美積電」的言論,他則回應,台積電不是離開台灣,而是增加台灣投資、同時在美國設廠,台積電的全球研發中心仍在台灣,美國廠的研發只是1千多人,台灣是上萬人,更凸顯台灣是民主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員。
    李佳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