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1/13)發布統獨傾向民調,20歲以上台灣人中,4成4期盼未來台灣獨立,2成5期盼未來仍維持現狀,1成4期盼未來兩岸統一。資料照。廖瑞祥攝
台灣民意基金會(TPOF)今早(11/13)發表「台灣人統獨傾向的最新發展」專題報告,主要研究發現,最新民意在20歲以上台灣人中,4成4期盼未來台灣獨立,2成5期盼未來仍維持現狀,1成4期盼未來兩岸統一。民調並顯示,相較於上次10個月前的調查,現狀派、統派的支持者規模基本不變,但獨派支持者很明顯流失了7.5個百分點、相當於近150萬人,游盈隆分析,可能是大罷免失敗後,數以百萬計的台灣人以收回對台獨的公開支持來表達對民進黨的抗議,這也是賴清德總統上任以來,民調期盼未來台灣獨立比例最低的一次。
台灣民意基金會指出,關於統獨問題,今日台灣有多少人期盼未來台灣獨立?多少人期盼未來兩岸統一?多少人期盼未來繼續維持現狀?是一個簡單的經驗性問題,可以進行科學調查。事實上,台灣人的統獨傾向一直是現實上重要,理論上也重要的問題。研究台灣人統獨傾向,一方面有助於瞭解台灣人的基本政治態度,另一方面也有助於認識它對台灣現實政治的影響。
台灣民意基金會表示,該會自2016年5月開始進行有關台灣民意的有系統調查研究,台灣人統獨傾向即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在過去九年多,共完成23次全國性調查研究。這項調查源遠流長,可追溯到1991年中研院社會意向調查,以及1996年台大、東吳、中研院的總統選民研究,所使用測量方法經得起最嚴格的檢驗。本次調查距上次調查十個月,是台灣民意基金會例行調查之一。
主要研究發現民調問:「國內對於台灣前途問題有很多爭論,有人認為『兩岸統一』比較好,也有人認為『台灣獨立』比較好。請問您的意見是怎樣?是『台灣獨立』或是『兩岸統一』?」結果發現:44.3%台灣獨立,13.9%兩岸統一,24.6%維持現狀,12.9%沒意見,4.4%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最新民意顯示,在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中,四成四期盼未來台灣獨立,兩成五期盼未來仍維持現狀,一成四期盼未來兩岸統一。
圖1:台灣人的統獨傾向(2025/10)。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台灣民意基金會指出,這項發現傳達一個清楚的訊息,那就是,多數台灣人期盼未來台灣獨立,其次是期盼未來繼續維持現狀,第三是期盼未來兩岸統一。期盼未來兩岸統一和繼續維持現狀的人加起來,還比期盼未來台灣獨立的人少5.8個百分點。從另一個角度看,最新民意顯示,六成八成年人明白表示不希望未來兩岸統一,希望兩岸統一的人只有一成四。
台灣民意基金會分析,由此可見,期盼未來台灣獨立才是當前台灣真正主流民意。台灣政府,不分藍綠,長期所宣傳的「台灣人希望永遠維持現狀」云云,犯了科學上與道德上的雙重錯誤,是披上學術外衣虛構的謊言,完全悖離事實,也造成長期嚴重誤導國內外視聽的不良後果。
台灣民意基金會進一步指出,和最近一次調查(2024/12)相比,期盼「未來台灣獨立的人」(以下簡稱獨派)大幅下滑7.5個百分點,期盼「未來繼續維持現狀的人」(以下簡稱現狀派)略增0.4個百分點,期盼「未來兩岸統一的人」(以下簡稱統派)略增0.6個百分點。整體來講,兩次調查相隔十個月,現狀派和統派只有微小變化,但獨派罕見大幅滑落7.5個百分點,是一個不尋常的、驚人的現象。
圖2:台灣人的統獨傾向-最近兩次比較(2025/10)。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台灣民意基金會指出,如果看更仔細一點,在四成四期盼未來台灣獨立的人中,有52.1%很堅持未來台灣獨立,47.9%贊成但不很堅持;同時,期盼未來兩岸統一的人當中,22.1%很堅持未來兩岸統一,77.9%贊成但不很堅持。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在今日台灣,23.1%很堅持未來台灣獨立,21.2%贊成但不堅持未來台灣獨立,兩成五期盼未來仍維持現狀,10.8%贊成但不堅持兩岸統一,3.1%很堅持未來兩岸統一。這才是台灣人今日的統獨傾向;3.1%強烈主張未來兩岸統一,23.1%強烈主張未來台灣獨立。
圖3:台灣人的統獨傾向:五分類(2025/10)。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台灣民意基金會指出,圖4清楚地顯示,最近兩次五分類的台灣人統獨傾向比較。很堅持台灣未來要獨立的人減少3.4個百分點,贊成但不堅持未來台灣獨立的人減少4.1個百分點,期盼未來繼續維持現狀的人略增0.4個百分點,贊成但不堅持未來兩岸統一增加0.6個百分點,很堅持未來兩岸統一的人沒有增減。整體來講,就是現狀派和統派的支持者規模基本不變,但獨派支持者很明顯流失了近150萬人,並轉成不表態。
圖4:台灣人的統獨傾向:最近兩次比較(5分類)(2025/10)。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台灣民意基金會分析,是什麼因素導致過去十個月獨派支持者大量流失呢?原因可能不少,但最可能因素有三:第一,去年12月台灣勇奪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的效應逐漸消失;第二,去年底賴清德總統的元首外交效應已不復存在;第三,這是大罷免大失敗的嚴重後果之一,也就是說,數以百萬計的台灣人以收回對台獨的公開支持來表達對民進黨的抗議。值得一提的是,賴清德總統上任以來,我們一共做過三次台灣人統獨傾向調查,這次是他上任以來期盼未來台灣獨立比例最低的一次。
圖7:台灣人統獨傾向的長期趨勢(2025/10)。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台灣民意基金會指出,圖5呈現的是一個更細緻的台灣人統獨傾向。由於過去三、四十年,台灣官方基於政治考慮,不分藍綠,長期都灌輸社會大眾兩岸應「維持現狀」,這使得「維持現狀」成為許多受訪者在回答相關問題時的選擇性反應,覺得「維持現狀」是較安全、較受歡迎的答案,學理上稱之為「社會可欲的偏見」(social desirability bias),而很大程度上隱藏了民意的真相。
為解決這個問題,台灣民意基金會從一開始,自1991年起,就針對受訪者中選擇「維持現狀」的人,追問「如果現狀無法維持,您的選擇是台灣獨立或是兩岸統一?」結果發現,在24.2%現狀派中,當現狀無法維持時,有39.2%選擇台灣獨立,27.1%選擇兩岸統一,33.7%選擇永遠維持現狀。換算之後,在台灣真正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的人只有8.3%。這個數字相當穩定,因為在23次全國性調查中,每一次調查結果大約都在8%左右。
台灣民意基金會根據這項數字,重新換算當前台灣人的統獨傾向時,就得到以下發現:53.9%期盼未來台灣獨立,20.6%期盼未來兩岸統一,8.3%期盼永遠維持現狀。換言之,台灣目前有五成四成年人期盼未來台灣獨立,二成一期盼未來兩岸統一,8.3%期盼永遠維持現狀。毫無疑問的,期盼未來台灣獨立是清清楚楚的台灣主流民意。
圖5:台灣人的統獨傾向:七分類(2025/10)。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圖六呈現了七分類台灣人統獨傾向的比較,可以很清楚地看見台灣人統獨傾向其實已經相當穩定。
圖6:台灣人的統獨傾向:最近兩次比較(七分類)(2025/10)。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進一步分析,至少有以下五點值得注意:
首先,從政黨支持傾向看,民進黨支持者,七成七獨派,一成四現狀派,3.7%統派;國民黨支持者,三成七統派,三成二現狀派,一成八獨派;民眾黨支持者,三成七現狀派,二成八獨派,一成七統派;中性選民,三成四獨派,二成八現狀派,6.9% 統派。
第二,從省籍族群角度看,河洛人,四成八獨派,二成二現狀派,一成三統派;客家人,三成五獨派,三成一現狀派,一成七統派;外省族群,三成七現狀派,二成八獨派,兩成一統派。
第三,從教育背景看,每一種教育程度類別都呈現一面倒期盼未來台灣要獨立。具體地講,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者,四成八獨派,二成九現狀派,一成一統派;專科教育程度者,三成三獨派,三成一現狀派,一成七統派;高中/高職教育程度者,四成七獨派,二成現狀派,一成六統派;初中/國中教育程度者,四成獨派,二成三現狀派,二成一統派;小學及以下教育程度者,四成二獨派,一成二現狀派,9.5%統派。
第四,從年齡層看,除了55-64者外,其他年齡群組都呈現一面倒期盼未來台灣獨立。具體地講,20-24歲,五成五獨派,二成二現狀派,3.7%統派;25-34歲,五成獨派,二成一現狀派,7.2%統派;35-44歲,五成二獨派,二成二現狀派,一成一統派;45-54歲,四成三獨派,二成九現狀派,一成七統派;55-64歲,三成二獨派,三成二現狀派,一成七統派;65歲及以上,四成二獨派,一成九現狀派,一成八統派。
第五,也是最後,從6都16縣市看,每個地區都呈現多數或一面倒期盼未來台灣要獨立。具體地講,台北市,四成一獨派,二成九現狀派,一成六統派;新北市,三成九獨派,二成三現狀派,一成一統派;桃園市,五成獨派,二成二現狀派,一成五統派;台中市,四成獨派,三成現狀派,一成二統派;台南市,五成二獨派,二成六現狀派,5.6%統派;高雄市,五成獨派,二成三現狀派,一成四統派;其他16縣市平均,四成四獨派,二成三現狀派,一成八統派。
台灣民意基金會指出,這是該會2025年10月全國性民調的一部份。本次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教授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本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
訪問期間是2025年10月13-15日,共三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為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70%,手機30%。有效樣本1070人,市話750人,手機320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3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簡稱台灣民意基金會(TP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