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馬習會十週年 馬英九籲賴清德回到兩岸共同政治基礎遠離戰爭

    2025-11-07 10:48 / 作者 周志豪
    馬英九。廖瑞祥攝(資料照)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今天是馬習會十週年紀念日,當年事件主角的前總統馬英九在臉書呼籲總統賴清德應即懸崖勒馬,回到10年前馬習會與兩岸共同政治基礎,讓兩岸遠離戰爭。腳踏實地,努力耕耘,從改善兩岸現有關係著手,進而維護區域穩定。

    馬英九認為,台灣主流民意已不再接受「抗中保台」,民意希望兩岸和解、兩岸和平,希望政府專心處理基本民生與經貿問題。

    馬英九也感謝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感謝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先生,當年以極大魄力與決心,和他一起促成歷史性兩岸領導人會晤,這場會晤為兩岸留下珍貴的遺產,是「兩岸交流制度化」最高實踐。

    馬英九表示,兩岸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同政治基礎上交流制度化,從海基、海協兩會互動、兩岸事務機關陸委會與國台辦見面,再到最高領導人會面,積極推動各項合作與交流,還簽23個涵蓋人民生活各個面向協議。

    馬英九自豪地說,自己總統任內,「在我八年總統任內,曾為兩岸帶來和平穩定」,而兩岸和平與穩定,讓兩岸人民都受惠。

    馬英九也期許,國民黨新主席鄭麗文能帶領國民黨,繼續勇敢站在台灣民眾利益,無畏推動兩岸交流,恢復國共對話,穩定兩岸情勢;待國民黨再次執政,也能回到「馬習會」互信基礎,再為兩岸民眾謀福祉,振興中華民族。

    馬英九表示,十年前的今天,自己與習近平突破重重障礙,在新加坡見面,公開握手長達81秒,是當時兩岸分治66年來,首次兩岸領導人會晤,雙方坐下來對談兩岸和平的未來,會談後共進晚餐,為兩岸搭起了一座和平大橋。

    馬英九說,當時這場會晤備受國際各界肯定,各國政府都表示肯定與支持,2018年6月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晤,也參考「馬習會」模式,地點選擇在新加坡。

    馬英九認為,這些都顯示,兩岸領導人會面,有互信、能和平,解決彼此爭端,緩和區域緊張,影響力是全球性的;不只兩岸好,對整個區域情勢,世界局勢也好。

    馬英九批評,從前總統蔡英文執政開始,提出不符台灣民眾利益的「抗中保台」政策,讓兩岸交流幾乎中斷;賴清德更變本加厲發表「新兩國論」與「境外敵對勢力」說,違反中華民國憲法兩岸定位,將兩岸關係進一步推入谷底。

    馬英九表示,賴清德因台獨路線遭美國學者批評為「魯莽領導人」,為兩岸關係乃至整個區域情勢帶來高度不穩定,連帶讓世界局勢動盪。

    馬英九質疑,為何「馬習會」十年後,台海情勢從不可能發生戰爭,到今天變成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所稱的「全球最危險的地方」?
    周志豪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