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發布最新中共軍力報告書。資料照為中國九三閱兵於2025年8月預演,新型主力戰車ZTZ-99A「坦克」亮相。號稱假想敵為美軍M1A2主力戰車進行改良,主砲為125公厘口徑滑膛炮。央視CCTV
國防部今天(8/29)上午將今年度新的中共軍力報告書與國防預算書送達立法院,國防部在「114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當中指出,中共陸海空軍均以2035年為目標,發展聯合作戰能力,企圖控制第二島鏈以西,甚至將台海內海化。在現階段中共內部存在政經等問題,不排除習近平為鞏固治權,將採武力犯台手段,轉移內部壓力,凝聚向心力。另外,中共是否推動解決台灣問題,「主動權完全取決中共」,但仍需考量共軍是否具備充足奪台、抗擊外軍作戰與威懾等能力,及可承受奪台產生之政治風險與軍事成本。
國防部114年中共軍力報告書、五年兵力整建計畫與114年度國防預算送達立法院。郭宏章攝
今年度(民國114年)國防部提出的中共軍力報告書共分為七章,內容共34頁,分別從中共政軍概況、國防政策與軍事戰略、第三章為中共重要武器籌獲與發展、第四章是中共軍事訓練及戰力評估、第五章為中共在臺海周邊針對性活動、第六章探討中共犯臺時機評估對臺威脅態樣,以及第七章結語。
報告首先點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年於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有別於去年之樂觀評估,轉而認定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可能對貿易、科技等領域造成更大衝擊」,強調堅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另外李強也批判美國川普政府霸權、單邊主義,惟仍表達合作意願,對美政策將保持戰略定力。整體而言,中共仍致力於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及達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戰略目標不變,同時將加速軍事現代化進程,軍力擴張野心已擴及第二島鏈。
報告分析中共政治情概況指出,中共在「以黨領政」原則下,習近平對中央政治局仍保有高度掌控力,政治局委員多為昔日下屬,因此即便習氏於2025年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表示,當前鬥爭情勢嚴峻,高層貪腐情況「存量不除,增量再增」,將持續推進整肅行動,而習近平的權力卻未有明顯鬆動跡象。
在中共軍事方面,該報告也指出,共軍高層仍存在嚴重貪腐問題,2024年11月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上將涉嫌「嚴重違紀」遭捕,6月進一步免除其中央軍委職務;參證苗員過去長年於福建任職,始終被認為是習派「福建幫」核心人物,如今涉貪被捕,顯見共軍內部反腐風暴恐已劍指全軍貪腐人員。
中共解放軍2024年公布鷹擊-21空射型「高超音速武器」發射畫面,將成為拒止美軍航空母艦的重要武器。摘自澎湃新聞
不過,中共軍費仍持續高額成長,報告指出,依據中共財政部公布2025年中共國防經費總額約1兆7,847億人民幣(約8兆新臺幣),較去年增加約1,191億人民幣,已連續9年突破1兆人民幣,且國防預算仍有許多潛在項目並未公布,顯示中共即便面臨經濟成長趨緩等困境,軍費支出仍維持高額成長。
在中共國防政策與軍事戰略方面,報告指出,中共國防政策維持「積極防禦」,並依新「三歩走」,擬定短、中、長期戰略目標逐步達成軍事現代化;另強調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以實現其「強軍夢」目標。
中共軍力報告指,習近平權力仍穩固。資料照巴西總統魯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5年5月13日在北京見面。中國外交部官網
在國防政策方面,中共在今年「全國兩會」再次強調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持續深化推進練兵備戰,加速發展「新質戰鬥力」,建構「中國特色」現代軍事理論體系。
中共國務院5月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指出「深化聯合作戰體系改革,統籌推進傳統安全領域和新型安全領域軍事事力量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持續依「推進國防和現代化建設」要求,推動傳統軍事力量與人工智慧、量子資訊及智慧化系統等新興領域,藉由「軍民融合」加快發展建設,提升一體國家戰略體系能力。中共中央軍委於建軍節前夕公布軍事航天、網絡空間、信息支援及聯勤保障等4個兵種部隊軍旗,正式形成「4個軍種、4個兵種」聯戰體系,展現軍改成效;判中共國防政策延續2019年《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維持「積極防禦」國防政策,惟觀察共軍近年軍事活動範圍向第二島鏈延伸。
在各軍種的戰略方面,可以從陸、海、空等軍(兵)種戰略都看到以2035年建立聯合作戰為主要目標。包括陸軍依「機動作戰、立體攻防」戰略要求,部隊貫徹「戰訓合一」訓練指導方針,持續推動部隊朝「數位化、無人化及人工智慧化」發展,置重點於無人裝備支援地面城鎮作戰、聯合作戰及跨海(戰區)演訓,加速推動擴大軍種聯合演訓規模,期於2035年前,達成部隊現代化目標,提升整體作戰能力。
海軍戰略則是確保在2035年前,於第1島鏈至第2島鏈間海域,建立戰略防禦縱深及抗擊外軍戰力。至於空軍戰略強調為在2035年前,建成擁有攻防兼備能力的戰略空軍,並具備對第2島鏈作戰所需的空中機動、補給及戰略縱深精準打擊能力。
其中對台灣構成首要威脅的中共「火箭軍」部分,報告指出,火箭軍戰略依「核常兼備、全域懾戰」戰略要求,提升遠距精準打擊、突防及跨軍種聯合火力打擊能力,以強化對台作戰與抗擊外軍戰力,並擴編核彈部隊進一步提核反擊能力。
依據此戰略指導,中共研製各項武器籌獲與發展,包括中共「福建號」已完成第8次海試任務,除進行動力、電機、電戰及戰鬥系統等檢測,以及艦載殲35、殲15T、新型預警機研製與測試,未來將協同遼寧號、山東號航艦組成遠洋作戰能力。
報告也指出,中共也同時加速研製第6代戰機,逐步優化第2島鏈內遠程作戰能力,朝「全域反應」戰略空軍轉型。此外,火箭軍也加速新型反艦彈道飛彈與極音速飛彈列裝,擴大第2島鏈火力打擊與抗擊外軍能力。
對於中共犯台時機分析,報告指出,在現階段中共內部存在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問題,不排除習近平為鞏固治權,將採武力犯台手段,轉移內部壓力,凝聚向心力。另是否推動解決台灣問題,報告指出,「主動權完全取決中共」,但仍需考量共軍是否具備充足奪台、抗擊外軍作戰與威懾等能力,以及可承受奪台產生之政治風險與軍事成本。
國防部在今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結語指出,中共續依習近平強軍思想發展,期於2035年實現全面軍事現代化。中共海、空軍頻密執行跨區、跨島鏈聯合演訓,以及各戰區海軍從事遠海長航訓練,期間首達南太平洋近澳大利亞東岸之塔斯曼海進行無預警實彈演訓,並派遣「遼寧號」、「山東號」雙航艦編隊於第一、二島鏈間及南海從事航訓,貫徹「仗在哪打,部隊在哪訓」實戰化要求,企圖藉軍事存在突破美盟國家戰略圍堵,造成軍事誤判及衝突風險升高。
報告也指出,2025年4月習近平憑藉簽署「內務條令」等規範,加強軍紀要求、打擊貪腐,鞏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要求軍隊續依個人強軍思想致力備戰。陸軍火箭砲兵旅持續接收遠程多管火箭砲,強化遠距殺傷力量,兩棲合成部隊從事實戰化訓練,提升濱海作戰能量,海軍加快第三艘航艦「福建號」服役部署及新型航艦、主(輔)戰艦、潛艦與艦載機等測試與研建進度,以提升遠海預警及作戰能力,空軍撥交殲16、殲20、運油20等自製戰機,並加速研發新世代戰機,強化整體航空兵空中戰力,火箭軍持續加強核反擊戰力,完備對臺聯合封鎖、奪取綜合制權及「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
國防部也指出,共軍持續在我周邊海、空域遂行聯合訓練、機艦逾越中線、貼近本島24浬線海域活動,且演訓區域亦逐步擴展至我東部外海一帶,企圖掌握第二島鏈以西全般軍力投射優勢,實質達成臺海「內海化」目的。
國防部強調,面對中共對我進行針對性軍事威懾、擴大灰色地帶襲擾與加大「三戰」威脅作為,國軍持續凝聚「全民抗敵」意志,建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可恃戰力,落實「處處是戰場、時時作訓練」之戰訓整備作為,達成捍衛國家安全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