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接見「德州州長艾伯特經貿訪問團」。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即將出訪南美友邦巴拉圭,外傳將從美國紐約與德州達拉斯過境。在此之前,今(2025)年以來,外交部長林佳龍、經濟部長郭智輝等政經高層都先後公開訪問德州。為何德州成為台灣政要頻繁造訪的焦點?
台灣的正副元首藉著出訪中南美洲,過境美國已是慣例,位處南方的德州具有地理位置優勢,外交敏感度相對較低,可以避免過多政治爭議,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與蔡英文都曾在美國德州過境,而德州是全美經濟規模第二大的州,是在美台僑的重要據點。
台商佈局深化涉外官員指出,經貿交流還是台美關係重要的一環,台商投資與貿易往來越多的州政府,對台灣就越友善,台灣的辦事處要溝通洽談時也能獲得迅速回應。而當地台僑團體規模也較大,可以協助台灣政要安排會面、舉辦座談,藉以拓展公共外交,甚至有人選上州議員,進而深化連結。
台灣在德州投資廠商眾多,涵蓋石化、電子、通訊、航太、生物、金融及食品零售產業,投資額超過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38億元),包括台橡、中油、台塑、鴻海、緯創、南亞塑膠、長榮集團、陽明海運、東元電機等。環球晶2022年在德州設廠,還有望加碼投資,成為雙邊經貿互動亮點。
德州州長艾伯特(Greg Abbott)宣布設立德州駐台辦事處,並與台灣簽署「經濟合作發展意向書」。李佳穎攝
總統賴清德於去(2024)年1月確定當選後,德州州長艾伯特(Greg Abbott)就隨即在社群貼文發文祝賀,而在賴清德就任後2個月,艾伯特首度訪台,率領近50人的參眾議員、企業領袖與媒體代表的訪問團前來,並與經濟部簽署「台灣—德州經濟發展意向聲明」。
艾伯特去年訪台時即自豪地說,台灣在德州的外國直接投資於2022年超過50億美元,位居各國之首,在2023年成為德州第7大貿易夥伴。當時,艾伯特宣布正式成立「美國德州駐台辦事處」,這是美國在台灣設立的第23個辦事處,但卻是德州在海外設置的第2個辦事處,第1個是在墨西哥。
高層官員搶先互訪當時與艾伯特共同來台的共和黨籍州眾議員陳筱玲(Angie Chen Button)正是台灣裔,郭智輝今年5月中旬訪問德州時,就是在陳筱玲的邀請下出席眾議院院會,並被眾議長巴羅斯(Dustin Burrows)表彰促進台灣與德州經貿關係的貢獻。
郭智輝與德州眾議院議長巴羅斯(Dustin Burrows)等人合影,右2為台裔眾議員陳筱玲。經濟部提供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今年率領台灣企業前往馬里蘭州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 USA)」,一同前往的郭智輝與返美參加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結束行程後都轉往德州,出席環球晶新廠開幕典禮。
谷立言還出席德州達拉斯「達福台灣商會」所舉辦的晚宴,他強調Nvidia將與鴻海、緯創合作在德州打造超級電腦工廠,這與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強調「美國製造」與加強供應鏈韌性的目標不謀而合。達拉斯也正是外傳賴清德要過境的城市。
州層級交流升溫德州議會這個會期已經通過支持台灣與德州強化關係的共同決議案,展現雙方共享民主價值及堅實夥伴關係,林佳龍5月上旬前往德州時,在AIT華府總部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陪同下,從德州眾議長巴羅斯(Dustin Burrows)手中接下友台決議。
林佳龍前往德州主要是受德州總商會(TAB)、Opportunity Austin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邀請出席「台灣—德州人工智慧(AI)創新峰會」並致詞,同時也見證雙邊商會簽署「德州—台灣經濟合作協議」。
外交部長林佳龍訪美於「台灣—德州人工智慧創新峰會」發表演講。取自林佳龍臉書
除了經貿互動與高層互訪,在學術交流上,休士頓聖湯瑪士大學在美南地區設立了第一個華語中心,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則是在2021年成立美南地區第一所台灣研究中心,強化台灣議題研究、授課與學術生活。
美國聯邦政府近年已經三度發函,鼓勵全美各州長及美國前五百大企業與台灣拓展關係。林佳龍就任後也積極加強台灣與美國州政府層級的交流,2024年已經有42州通過共14項友台決議,全美有33州的議會成立友台連線,共有超過700位州參眾議員加入,至今已經有美國23州與關島在台灣設立辦事處,其中有3分之1都是近3年所設立,而賴清德就任以來已經有6位州長訪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