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決戰倒數】裂解傅氏王朝生死戰!就靠義勇軍咬牙力抗綿密組織

    2025-07-19 07:45 / 作者 游騰傑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廖瑞祥攝
    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罷免投票,726將登場,將決定24位國民黨立委以及被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去留。這場因國民黨、民眾黨國會多數「朝小野大」,聯手強勢修法,包含國會職權、《憲法訴訟法》、大刀凍刪總預算等,引爆民怨,這場由公民團體發起、主導,席捲半個台灣、近一年的罷免浪潮,終於走到終章。進入最後黃金周,罷方與反罷方短兵交接,結果將改變台灣政治與立法院結構,倒數階段,《太報》幫讀者解讀,罷團最後要如何衝刺,被罷藍委怎麼催出支持者的票來自救,最後一週刀光劍影的罷免交鋒。

    2024年大選,民進黨雖然打破8年執政魔咒,在總統民選後,首次未政黨輪替,但在立委選舉中,民進黨卻僅拿下113席中的51席,不但沒有過半,也失去國會最大黨優勢,國民黨與民眾黨分別取得52席與8席,加上2席泛藍的無黨籍立委,在國會中透過藍白合作獲得席次優勢,強勢推動諸多爭議性法案過關,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就是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與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

    左右藍委投票意志的傅崐萁,自然成為這場罷免活動中的指標人物,所在選區花蓮,傅崐萁與妻子、花蓮縣長徐榛蔚稱霸政壇20餘年,被外界稱為「傅氏王朝」,地方盤根錯節的政治結構,從外界都不看好的罷免連署,到二階連署高達法定門檻169%的送件數量,在這場罷免戰中,被視為外溢效應的重要關鍵選區。

    從國民黨內部長年壓抑的反彈聲浪、0403地震後的善後失能,到年輕世代對「親中形象」的警覺,傅崐萁過去賴以生存的「地方包圍中央」手段與鐵票組織網,正面臨史無前例的鬆動壓力。

    花蓮地方人士指出,罷團在二階連署交出169%、高達3.2萬份連署書,以2024年選舉人數19萬餘人來算,相當於6個花蓮人中,就有1人同意「罷免傅崐萁」。地方人士直言,這種現象前所未見,因為過去即使不滿傅崐萁作為,憂心遭到「清算」,許多人根本不敢公開表態,但連署數字的展現,確實讓許多人大為震驚。

    立法院國民黨總召傅崐萁在震後訪中,並在中國人民大會堂西大廳合影。傅辦提供


    經年累月的藍營不滿 催出「傅」心漢

    傅崐萁、徐榛蔚夫妻檔把持花蓮政壇20餘年,「傅氏王朝」當然非浪得虛名,但近年的反傅聲浪日益壯大,花蓮縣議員胡仁順點出關鍵三大事件,讓藍營內部的不滿漸發酵。

    第一是2020年傅崐萁脫黨參選立委,導致國民黨所推人選黃啟嘉落選,引發黨內大規模反感。第二是張峻2022年選花蓮縣議會議長時,傅系也派出自家人馬角逐,最終投給張峻的國民黨議員大多數被迫退黨,其中包含資深黨員鄭寶秀、前吉安鄉長黃馨。

    第三件事則是傅崐萁與前總統馬英九長年的政治恩怨,馬英九在黨主席任內,積極改革整肅地方派系,對於傅崐萁重返國民黨的申請,始終不予回應。胡仁順指出,種種事件一一堆疊,也證實反傅聲音並非短短1年之內形成,而是長年政治裂痕的集中爆發。

    傅崐萁當然也深知地方對他長期不滿,藍營地方人士指出,因此,傅崐萁在這場罷免案中勤跑基層,就是在拜託國民黨人「願意出來投票」。他也透露,除了外界所宣稱的「南票北補」,傅在北花蓮也跑很多場,但即便如此,那些藍營人士是否真的願意投票支持他,仍是未知數。他們擔憂,如果傅崐萁保住立委位子,未來的日子,自己還是會被他羞辱。

    這與胡仁順的觀察幾乎一致。他表示,傅崐萁目前爭取的重點,並不是中間選民,而是試圖爭取藍營內部的支持。「儘管傅崐萁過去選舉實力強勁,理論上催出25%門檻的不同意票應該不難,但因為他過去得罪太多國民黨人,這次反而讓催票變得困難,甚至感到『真的怕了』」。

    據掌握,花蓮政治家族「黃家」、「賴家」已經從支持傅崐萁轉為反對傅崐萁,同意要罷免傅崐萁,然而,即便有這兩股藍營勢力倒戈,罷免案要真正過關,仍十分艱難,因為目前花蓮地方最大政治勢力,在花蓮有縣議員、花蓮市長公職各有一席之「魏家」態度猶豫不決,未明確表態。

    據側面消息指出,魏家內部對傅崐萁長期透過縣政府資源打壓頗有微詞,一度被綠營及罷方認為有機會爭取支持。不過,近期街頭卻出現微妙變化,原本屬於魏嘉賢的廣告看板,最投票倒數兩週時已被更換為印有「不同意罷免」的內容,引發各界揣測。

    「護國大繞境」車隊行經花蓮縣議員魏嘉賢聯合服務處時,有民眾高舉「心中有國旗,罷免傅崐萁」看板表達訴求,現場並燃放鞭炮。讀者提供


    0403震出民眾不滿 甩鍋中央的操作漸失效

    花蓮的反傅勢力不只在藍營內部發酵,更多來自公民的不滿。去年4月的一場地震,不僅震出花蓮房屋結構問題,也震出傅崐萁「真面目」。地方人士表示,「地震發生至今已近1年,卻無法善後」,民眾發現傅、徐兩夫妻沒有能力處理問題。

    地方人士指出,有民眾因地震危樓被貼紅單,自行拆除兩間店面共花費兩百多萬元,應得的補助款1年了仍未撥付,非常誇張。

    地方人士抨擊,過去花蓮遇到天災,傅崐萁總是將問題導向中央,將責任推給民進黨政府,塑造「中央欺負地方」,這套操作模式,在0403地震後,已然失效,一些過去支持傅的選民不再買單,開始看清傅崐萁在災後處理上的無能為力與責任推諉。

    0403花蓮地震,救難直升機將受困人員救出。路透社


    「傅」隨組織盤根錯節 罷免遇到難題

    藍營政治基層的不滿,以及花蓮民眾的逐漸覺醒,似乎為罷免帶來曙光。但不可否認的是,傅崐萁在花蓮深耕超過20年,所建立的地方組織仍然相當穩固。從里長系統到宮廟勢力,傅幾乎一手掌握,這樣的動員網絡正是他能夠屢次勝選、穩坐地方權力核心的關鍵。

    過去曾參與綠營操盤的人士指出,傅崐萁此次罕見對綠營參拜宮廟一事作出強烈反應,格外引人關注,代表真的踩到他的痛點,觸動基層動員與地盤的穩固性。

    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前往花蓮東源花蓮慈聖宮參香祈福,民進黨提供。


    綠營人士表示,花蓮雖幅員遼闊,組織脈絡卻格外綿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相當緊密,誰沒投票、誰投票易於掌握,更易於推算出同意票與不同意票的落點分佈,繼而產生「寒蟬效應」,不利罷免投票。罷團人士表示,將會在投票日當天,專注所有投開票所情況,以應對潛在的盯梢行為。

    另外,傅崐萁自擔任縣長時就推動免費營養午餐、發放物資券與送米等政策,過去被證實能有效動員選民,這類政策效果是否持續,成為罷團與選民觀察的焦點。

    花蓮公民團體「洄萊啟程」召開記者會,宣布發起團購火車、客運計劃,鼓勵青年返鄉投票。陳祖傑攝


    關鍵仍在返鄉投票 左右罷免最終結果 

    但綠營人士強調,真正關鍵還是在「願不願意返鄉投票」。

    其中,台鐵漲價是一個很大的阻礙,以自強號為例,台北至花蓮從440元漲至583元,此費用對專程返鄉投票者構成經濟負擔,尤其罷免投票未與總統大選、政黨票、立委選舉等綁定,降低返鄉投票意願,且返鄉投票者可能面臨家庭或社區的心理壓力,特別是若其家人支持傅崐萁,需跨越心理門檻。

    地方人士回顧2024年總統大選指出,返鄉青年票仍發揮關鍵作用。當時即便在高齡人口占比高的鳳林、光復與瑞穗,民進黨候選人張美慧票數仍與傅拉近,光復鄉僅差400票。也早在2020年,蕭美琴也曾在花蓮市區與傅僅差163票。地方人士坦言,這些都是返鄉青年票發揮關鍵影響力的明顯跡象。

    地方人士指出,從罷免案第二階段的連署情況也可看出返鄉選民的重要性。當時共送出3.2萬份罷免傅崐萁的連署書,其中有4千份是在清明連假期間蒐集完成,因此第三階段投票也期盼這4千名曾在連假期間返鄉連署的民眾,能再次回鄉投下關鍵一票。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