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出席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今(5/23)早出席「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他在致詞提到,半導體聽起來很先進,但還是面臨低價傾銷問題,尤其中國在成熟製程產量非常大,這可能會造成許多國家產業上的問題,若不積極面對,會越來越嚴重。他表示,台灣半導體雖然在IC設計方面是全球市占率第3,晶圓製造是排名第1,但這只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一部份,所以台灣願意當未來人工智慧時代,科技發展的支點。
賴清德首先提到,今天是台北國際電腦展最後一天,今年盛況空前,包括有來自30幾個國家、超過1400間廠商,在4800個攤位上展現最先進的作品,而且參加國際電腦展的外國朋友,登記有案的就超過5萬人。他認為,這代表台灣在半導體、ICT、電子零組件產業都有很好的成果,他要代表國家感謝業界數十年來如一日,完全投入產業發展,才有今天的成果。
賴清德說,半導體產業基本上是產業鏈,台灣半導體在IC設計方面是全球市占率第3,晶圓製造是排名第1,特別是先進製程市占率高達90%以上,在封裝測試全球市占率也是第1,但這只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的一部份。
賴清德表示,半導體產業鏈就是全球產業鏈,比如說美國有材料、有設備、有技術;荷蘭有設備,如艾斯摩爾在半導體先進製程上最重要的設備;日本也有原料、設備等,各國都有IC設計,也有行銷。他說,光是台灣生產製造、晶圓製造,是無法獨立撐起半導體產業,必須要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串連起來,很順利運轉,半導體產業才能夠持續不斷發展,「如果有一個地方,好比說原料沒有、設備無法持續精進,這個產業鏈的發展就會斷裂。」
賴清德認為,全球產業鏈應該要共同合作,創造下一個世代更繁榮的未來,台灣有半導體生產製造技術,當然是具有產業發展的優勢,但國家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也是對世界是有責任的,特別是未來世界的發展、進步,台灣是有責任,台灣願意當未來人工智慧時代,科技發展的支點。
賴清德說,半導體聽起來很先進,但還是面臨低價傾銷問題,特別是成熟製程,今年成熟製程產量中國最大,包括鋼鐵、鋁、太陽能面板以及顯示器、汽車等,都低價傾銷。他表示,低價傾銷已經造成全世界許多國家產業上的問題,半導體同樣會面對,若不積極面對,會越來越嚴重。
「這也是為什麼今天大家要共同合作,形成半導體供應鏈夥伴的主要原因。」賴清德說,除了積極面大家團結合作讓半導體產業持續發展,消極面也要避免半導體產業遭逢任何一個國家低價傾銷的問題,以至於創新沒有辦法持續、發展會受到影響。
賴清德接著勉勵國內業界,台灣在硬體方面贏得國際肯定,也扮演舉足輕重角色,但未來全球化的時代,食衣住行育樂哪一個行業不需要人工智慧來投入?因此台灣需要持續在硬體以外的軟體、生活應用,讓整個人工智慧產業可以蓬勃發展,也讓台灣的生活品質更好,也讓產業可以更加創新、進步。
賴清德強調,為了達到這項目標,未來政府會跟業界共同合作,建置法治、推動國家政策,也會推動金融和稅負方面的鼓勵,在現有基礎上建置更理想的環境,讓台灣的產業可以繼續蓬勃發展。
另外,賴清德也說,政府會積極在全台灣設立資料中心,並建置超級電腦。這幾天大家有看到輝達結合國科會、台積電、鴻海等,要在台灣打造人工智慧中心,大概是1000MW算力。此外,包括台南的沙崙、新市科學園區,都有建置超級電腦,新市科學園區裝置容量是30MW、沙崙是17MW,未來必要的時候在中部、北部都會來建置。
賴清德指出,建置超級電腦的目的,是學研單位可以透過人工智慧做研究,各行各業也可以透過政府超級電腦的建置,研發生活應用的各項解決方案,這是未來政府要持續去做的。大家都很關心半導體產業,也看好全球的未來,大家一起努力、合作,相信目標一定可以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