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侯友宜提產業界「憂缺電」 賴清德:到2032年穩定供電沒問題

    2025-05-02 12:15 / 作者 陳祖傑
    總統賴清德、新北市長侯友宜與新北產業園區業者座談。總統府提供。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新關稅政策,總統賴清德今(5/2)早與新北產業園區業者座談,對於新北市長侯友宜表達對電力的擔憂,他在致詞時表示,經濟部盤點過,即便是把人工智慧、資料中心所需要的電費概括估計進去,到2032年穩定供電沒有問題,台灣缺的是綠電。賴清德重申,COVID-19期間台電沒有調整電價、沒有反映成本,經營盈虧數字上當然會不理想,這就是編列1100億元補貼的道理,不希望再增加業界經營的成本,希望不分黨派都可以支持。

    賴清德表示,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全世界,台灣也沒有例外,各國產業無論是直接或間接都受到嚴重的影響,其中中小微型企業承受的壓力相對特別大,國內經濟產業的情況跟一些國家不同,台灣中小微型企業數目高達150、160萬家,佔比所有登記家數的98%,提供全國916萬個就業機會,佔勞工八成左右,所以中小微型企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關鍵,也是穩定社會的一股很重要的力量。

    賴清德說,台灣跟美國談判已經進行第一次談判,後續會持續進行,政府秉持幾個原則:第一,確保國家利益,第二,要維護台灣產業發展的空間,第三,不會犧牲任何一個行業,因為每一個行業在台灣來講,都是一個生態系,沒有辦法犧牲任何一個行業。

    賴清德強調,行政院在落實支持照顧方案的時候,也會把業界的意見納進去,產業支持方案金額目前也從880億元調整到930億元,就是要反映過去這一段時間業界所提供的意見。另外行政院也召開行政院會,並提出、通過特別預算,金額是4100億元。而且這次特別預算有別於以往,並不是舉債,而是用累計的歲計賸餘編列特別預算。

    賴清德說明,特別條例的4100億元中,其中包括1100億用於補助台電。他提到,對於侯友宜表達對電力的擔憂,經濟部已經盤點過,即便是把人工智慧、資料中心所需要的電費概括估計進去,到2032年穩定供電沒有問題,「現在我們缺的是綠電。」賴清德指出,政府正積極推動各項綠能建設,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未來會著重在水力發電、地熱發電、氫能源等新興科技發電。

    賴清德表示,由於關稅調漲,生產成本增加,業界都希望電費可以穩定,而行政院編列1100億元補助電力公司,目的也是在此,讓政府來協助台電,也公平對待台電在COVID19期間自行吸收成本,沒有調整電價來穩定物價,這個時候理應要給台電合理對待,這就是編列1100億元的道理,不希望再增加業界經營的成本,希望大家都可以支持。

    賴清德解釋,COVID-19期間台電沒有調整電價、沒有反映成本,經營盈虧數字上當然會不理想,而且在疫情期間,日韓和歐盟、美國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都9%以上,台灣只有3%左右,穩定物價也是當前政府政策,希望今年可以控制在2以下。

    賴清德坦承,關稅對台灣的衝擊很大,大家都憂心忡忡、都很希望快,但他覺得應該要快慢有序,不能夠只求快、沒有求國家利益,所以希望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生存空間之下,快慢有序,提出能夠得到最好談判結果的策略。

    賴清德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全球經濟成長率的預估本來是3.2%,但川普政策之後調降到2.8%,而且全球那麼多國家,根據IMF的預測都調降,只有台灣預估從原本2.7%調升到2.9%,代表國際社會對台灣的經濟韌性是有正面看待。

    最後,賴清德說,台灣一直都從艱難過程中長大,找到機會,讓自己更加成長,這就是台灣精神,從幾十年前提著007手提箱,到世界各地即便是語言不通,也爭取訂單回到台灣來,客廳即工廠,一路打拚,才到今天結果,所以面對美國關稅,除了嚴謹面對,也要在挑戰之中找到機會,把危機化為轉機、再轉為商機,同時進一步地創造台灣經濟奇蹟。
    陳祖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