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前中配議員「這原因」遭解職提告 史雪燕感嘆:我們像人球「進退兩難」

    2025-04-11 11:36 / 作者 侯柏青
    中配史雪燕(中,拿包包者)卸任議員後才被解職,提出行政訴訟。侯柏青攝
    國民黨籍的中配史雪燕2021年遞補成南投縣首位新住民議員,但任期只做了1年4個月,但內政部去年底依《國籍法》規定,認定她沒有辦理放棄中華民國以外的國籍,在她卸任後發函解除議員公職。史雪燕提訴願不成,今天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處分,並對內政部長劉世芳等4人求償100萬元。她感嘆,政府沒配套就剝奪中配參政權,自己猶如兩岸政治角力下的犧牲品。

    內政部日前發函要求南投縣議會,要求確認史雪燕是否完成「放棄中共國籍」並提供證明,隨後跳過南投縣政府處分「解職」,並未曾發函催請法定權責機關南投縣政府依法解除史雪燕職務,不但沒有正式通知,也沒有給她本人陳述意見的機會。

    根據政府官方統計,台灣目前約有38萬名中配。史雪燕今天強調,如果政府將「中國大陸地區人民」視同「外國人」,卻又無任何配套途徑讓中配能合法放棄原籍以參與公職,形同直接剝奪所有中配參政及擔任公職的可能性。

    史雪燕感嘆:「我跟台灣其他候選人一樣,是一步一腳印努力經營基層,經合法選舉產生的民選議員,卻被要求完成一個根本辦不到的放棄國籍程序。中國大陸方面不可能讓我們放棄所謂的『中共國籍』,台灣又沒有對陸配提出任何解決辦法,我們只能在人球般的困境中,進退兩難,猶如被夾在兩岸政治角力中的犧牲品,既難過又無奈。」

    中配史雪燕(左)被剝奪議員資格,怒提行政訴訟。侯柏青攝

    她進一步指出:「取得身分證的中配其實已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絕大部分人也長期在此落地生根,從養兒育女到照顧公婆,或深度參與社區發展、基層村里事務、長照,對臺灣社會的付出與貢獻不可忽視,已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如今卻因政府對兩岸地位的錯置定位,以及兩岸政治關係的緊張,讓中配的正當、合法權益被剝奪。希望司法能夠秉持法理與程序正義,還給中配參政權的正當性,也讓臺灣的自由人權保障與民主價值更加完善。我們不應該是『次等公民。」

    史雪燕也無奈表示:「我只是千千萬萬中配中的一員,如今的處境不只是我個人的問題,而是所有陸配都得面對的無解僵局。我們像被拋來拋去的人球,也猶如台灣版的『亞細亞的孤兒』,無處安身。希望政府能本於憲法精神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立法本旨,儘速開闢明確、合法的途徑,真正落實『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價值,別讓憲法政治問題的難題,轉嫁壓在我們中配的身上。」

    史雪燕透過律師今天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內政部及行政院的原處分及訴願決定,同時針對有故意濫權解釋法令之嫌的主責官員提出100萬的連帶損害賠償,提告的4名對象包括邱垂正、劉世芳及行政院訴願會主委沈淑妃及法務部法律事務司科長邱銘堂。

    史雪燕與委任律師李震華共同強調:「這不僅是爭取中配的參政保障,更是守護《憲法》精神,捍衛臺灣自由民主憲政法治核心價值的重要一步。」
    侯柏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