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蒸籠之城2之1】窮人住的社區更熱、更難受?學者揭連溫度也有不正義

    2024-07-15 08:00 / 作者 吳尚軒 / 記者
    氣溫上升,不同族群受到的衝擊也不同,室外工作者尤其必須承受更多影響。陳品佑攝
    從全球到台灣,氣溫上升是無法否認的事實,而在像台北市這樣高度都市化的地區,不僅因都市熱島效應影響而升溫,近來學者更發現,雙北、桃園之間的高溫地區恐怕開始逐漸串聯,高溫地區更廣布,而同時都市裡的貧困、弱勢族群恐怕又因此受害最深。

    在中央氣象署台北觀測站設立的1897年,那時台北盆地的夏日雖然也是濕熱,但夜間溫度往往不超過25°C,人們打開窗戶就可以舒坦入睡,如今轉眼127年過去,沒有冷氣的夏夜不僅讓許多人感到難熬,白天的烈日更螫人難耐。

    氣候變遷與高溫危害,一直是全球熱烈討論的議題。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在2021年的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中便指出,全球地表溫度自1850年以來持續增暖,2001到2020年間的地表均溫,較1850到1900年間高出0.99°C,且2016至2020年更成為1850至2020年這170年間最熱的5年。

    全球氣候持續升溫,印度日前遭熱浪襲擊。資料照,美聯社


    台灣也不例外。根據國科會與環境部今年(2024)度發表的《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指出,台灣氣候變遷加速,近30年來平均氣溫每10年上升0.27°C,不僅使得夏季天數逐漸延長,在高溫方面,台北更在2020年7月24日達到39.7°C,打破台北觀測站設站以來的百年高溫紀錄。

    隨著盛夏到來,人們似乎逐漸習慣日復一日的高溫警報,然而除了更熱以外,在像是台北這樣濕熱的都市還面臨更多隱憂。

    北北桃高溫區串聯 台北盆地熱成大悶鍋

    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團隊,結合了中央氣象署測站資料,與團隊自行設置於街道燈杆的測點數據,並使用內插法繪製各地都市的氣溫分布圖,近來也在社群上引起討論,其中在6月22日中午對台北盆地的觀測,顯示出盆地中央的萬華區達36.9°C,較外緣的士林區則為37.3°C,氣溫略高於其它地區,最低溫則是大安森林公園34.9°C。然而除了溫度之外,也顯示出,台北、新北、桃園的高溫區恐怕將彼此相連而擴大範圍,往後要降溫恐怕更加困難。

    林子平指出,團隊3、4年前觀測時,都是盆地中央的萬華溫度最高,偶爾信義計畫區也會較熱,但通常到南港就會降低,但近年內湖、士林都開始成為高溫區。

    2024年6月22日台北中午的氣溫分布圖,顯示高溫區開始增加。林子平提供


    林子平表示,他就此和氣象學者、專家討論,大家都注意到,近來盆地的郊山外緣會出現較高溫度,正好符合從士林、大直一路延伸到內湖的分布,原因是當熱量積聚在盆地中央,並且熱氣持續聚集時,中央的熱量會向外擴散,當熱氣蔓延到邊緣時,可能受到郊區山地地形的影響,「就被擋在邊緣」,當然這其中還涉及氣流、地形等複雜因素,然而最終結果是熱氣在盆地邊緣區域囤積。

    近年來的最高溫多出現在7月下旬,其中台北2020年7月24日更出現觀測史最高的39.7°C。時序邁入7月中的今天,林子平無法預言接下來是否會破紀錄,但他指出,至少過去這2、3年來,台北沒有變得更熱,「可是高溫的區域開始蔓延。」

    過去2、3年來台北沒有更熱,但熱的地區變得更多。示意圖,廖瑞祥攝


    高溫擴散下,林子平指出,雙北的高溫逐漸連接到桃園,這些地區因為地形、發展不同,各自有不同蓄熱條件,但現在開始串聯,對此他比喻,這就好比過去一個人在桃園吃小火鍋,另外兩個人在大漢溪、台北吃,以前彼此靠得遠時,有涼風吹過就不會讓空間溫度上升,但如果這幾個人越來越擠,或者火鍋越煮越大,熱聚集下,涼空氣就進不來,「就會好像一個穹頂,它會越來越大。」

    他也指出,團隊在桃園的觀測發現,桃園跟中壢已經是高溫的「雙蛋黃」,未來隨著鄰近河谷地區的氣溫增加,加上桃園、中壢之間也開始有大型開發案,他擔憂兩個小蛋黃將集合成一個大蛋黃,呼籲政府處理都市開發的時候也要留意溫度的影響。

    林子平呼籲,未來都市規劃務必思考高溫串聯的情況。示意圖,陳品佑攝


    窮人的社區越來越熱?林子平憂區域差異擴大

    持續研究都市高溫下,林子平也在今年發表著作《溫度的正義》,當中提倡溫度正義概念。他解釋,進行降溫時可能有些人因此變得舒適受益 ,但同時也會造成別人的損害,比方吹冷氣,就是室內變涼,但把熱搬到室外讓都市氣溫上升,另外像是勞工、警衛、外送員等工作者就必須要暴露在較高溫的地方,也是高溫脆弱族群。

    從都市規劃的觀點來看,他指出,另一部份來說,像是某些人可能必須或被迫住在較高溫的地方,比如說盆地中央的中正萬華,或有些人只能住在頂樓加蓋、鐵皮屋,就也是高溫的受害者,而如果本身又是高溫易敏族群,如老人、小孩或是患有慢性病,就會因此更脆弱。

    面對高溫,室外工作者如外送員,以及敏感、弱勢族群更容易受到危害。廖瑞祥攝


    林子平說明,其實政府對新開發地區都有嚴格管制,像要保留綠地、綠化空間,也有規範棟距、保留風廊等措施,但對舊地區往往無法處理,最後結果就是新舊地區的溫差越來越大,反向也就造成舊地區生活品質越來越差,而新開發地區越來越舒服、地價越來越高。比如台中市的七期重劃區就是一個案例,是一個相對涼爽的地區,而台中火車站前的舊街區則比較高溫,像這些地區除了冷氣室外機排出熱氣外,缺少綠地,建築之間又擁擠,讓熱更無法排出。

    另一個隱憂是能源貧窮(Energy Poverty),這個起源於英國的概念,指能源開支上超過家戶總收入的10%。林子平也指出,美國就有研究發現,越弱勢的地區能源開支佔收入的比例越高,因為窮人可能沒有錢購買較新型、可以省電、節能的冷暖氣,反倒要耗費較多電力,加上本身收入就不高,因此被佔據更高比例的開支,進而造成生活上的不平等。

    對此,林子平認為,溫度正義還要談程序上的不正義,這些弱勢者的聲音是否能被聽到?在相關的規劃程序和會議裡,他們是否有代表可以發聲?甚至這些脆弱族群是否有被指認出來?他之所以想討論溫度正義,就是因為不公平的情況未來可能更加極端, 從吹冷氣的熱氣排放,到更大層面的富裕國家發電、排放溫室氣體,卻讓其他低窪國家成為氣候難民,這些都是溫度正義的思考。

    溫度正義的概念,在於思考不同地區、族群在高溫下受到的不同衝擊。圖為熱浪襲擊美國德州。美聯社


    誰容易受影響?拋政策前先看美國資訊如何揭露

    經濟或文化弱勢族群受高溫、極端氣候影響嚴重的情況,在國外已有許多研究與報導。加州大學2021年的研究便指出,比起富裕社區,城市中的低收入社區夏季溫度最多可以多出4°C;美國環保署的研究也顯示,黑人、非裔美國人生活在易因高溫致死地區的可能性,比其他族群高出40%,而西班牙裔、拉丁裔較多從事建築和農業,這些行業易受極端氣候影響,不僅易因為高溫減少工時,也容易因洪水等災害而受到影響。

    拜登政府上任後推出一系列氣候、環境改善行動,其中的正義40倡議 (Justice 40 Initiative),明定將特定聯邦投資整體收益的40%提撥,投注到弱勢地區,而做為配套的地圖工具包網站,則詳細揭露如各地區,甚至社區、街區的人口結構、居民健康狀況、經濟結構、氣候變遷情況等資訊,並評估是否為所謂弱勢地區。

    美國Climate and Economic Justice Screening Tool網站詳細揭露各地區包含族群、經濟、使用能源等資訊。擷取自該網站


    林子平以此指出,詳細揭露後,才能清楚要將資源與經費投注到哪,回到台灣,大多的倡議、政策都是一體適用,但其實光像信義區就有鬧區與靠山的邊陲地區,應該更詳細評估狀況,但這牽扯到跨部門資料整合,像是人口、收入、用電等資訊,以及居民願不願意被指認為弱勢地區等社會氛圍,要執行還有許多困難,但仍應盡力揭露,除了民眾可以更認清問題外,也才能將資源正確挹注到需要的地方。
    吳尚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