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故宮「龍」特展登上巴黎 防盜升級避免「羅浮宮竊案」再現

    2025-11-19 10:06 / 作者 林佳鋒
    故宮「龍」特展在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登場,左起為故宮副院長余佩瑾、凱布朗利博物館長艾曼紐爾‧卡薩耶胡、法國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帕媞斯、藝術家吳炫三、駐法大使郝培芝、故宮院長蕭宗煌。故宮提供
    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海外特展「龍」,在法國時間11月17日於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登場,展現傳說中的神獸對東亞文化圈數千年來深遠的影響;由於上月羅浮宮失竊案件,讓展覽安全備受關注,布朗利河岸博物館館方也提供安全企劃書。

    故宮昨(11/18)以新聞稿表示,繼9月於捷克推出「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展後,故宮接著在布朗利河岸博物館推出「龍」特展,由院長蕭宗煌和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館長艾曼紐爾·卡薩耶胡(Emmanuel Kasarhérou)等人共同揭幕。開幕夜吸引了700多人到場參觀,民眾在場排起長條人龍。

    蕭宗煌表示,龍是象徵東亞文化的吉祥瑞獸,它的信仰貫穿了五千多年的歷史,影響所及包括宗教、政治、社會、藝術以及日常生活層面的意象與價值觀,可謂既深且遠。「龍」展將在法國展出至2026年3月1日。

    余佩瑾為法國議會友台小組成員導覽。故宮提供

    故宮副院長、總策展人余佩瑾表示,這次展覽將龍的主題分成「龍的意象」、「龍的故事」、「皇家龍文化」和「龍的當代變奏」等四個單元,期待通過和觀眾對話、交流的策展方式,展現龍的象徵意涵,及其和現代社會的關聯,從中傳達龍在東西文化中,其實擁有不同的視覺形象。

    余佩瑾提到,故宮除精選刻畫龍形象的國寶級文物〈玉龍紋盤〉、〈蟠龍紋盤〉外,狂草傑作〈明祝允明書七言律詩〉亦展現書法中被形容為「奔蛇走虺」的縱橫氣勢;另亦展出龍的人間化身—皇帝,其墨寶如〈宋徽宗書牡丹詩〉以及玉璽〈清乾隆碧玉「古稀天子之寶」璽〉等,故宮盼透過此次特展,讓歐洲觀眾感受東方龍文化的特色。

    另外,據《中央社》報導,10月巴黎羅浮宮發生驚天竊案,讓外界關注博物館的安全措施;對此蕭宗煌表示,當時故宮進行內部檢討和模擬作業,同時聯絡布朗利河岸博物館,討論如何在展覽期間做到「滴水不漏的保全」,對方也配合提供安全企畫書。

    他提到,布朗利河岸博物館是現代建築,防護系統是標準配備,與古蹟羅浮宮不同,安全上比老建築更加完備。

    法國民眾排隊觀賞故宮「龍」特展。故宮提供
    林佳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