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 08:01
台灣於2021年開設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是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義的駐外機構,立陶宛為此承受中國的經濟脅迫,立陶宛、台灣與中國的三角關係備受關注。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巴諾瓦斯(Ruslanas Baranovas)強調,立陶宛不會為了與中國來往而以破壞對台關係為代價,若中國不接受,「那就算了。」
2025-07-13 08:00
2024年,立陶宛同年舉行總統與國會選舉,堪稱20年一遇的政治關鍵時刻,台灣與立陶宛的關係是競選話題之一。立陶宛組成新政府後,跨黨派的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近期首次率團訪台,主席巴諾瓦斯(Ruslanas Baranovas)接受《太報》專訪時強調:「我不會說這是失望,而是還有更多努力的空間。」
2024-09-08 19:36
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於當地時間9月5日至6日與美國駐立陶宛大使館、立國外交部及當地非政府組織「公民韌性倡議」(CRI)合作,在首都維爾紐斯辦理「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海外工作坊,聚焦討論選舉期間境外資訊操作及介入。
2024-05-22 13:54
總統賴清德今(5/22)上午接見立陶宛共和國前總統葛寶斯凱德(Dalia Grybauskaitė)時表示,未來他會持續守護台灣的民主自由,維護區域和平穩定;也希望台灣和立陶宛加強合作,深化情誼,為雙方人民創造更多利益,也為國際社會貢獻更多心力。
2024-05-18 14:55
正在角逐連任的立陶宛總統瑙塞達日前表示,為了讓立陶宛與中國關係回穩,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應該改回「台北辦事處」。此言引發外界揣測,若瑙塞達本月底贏得總統決選,是否會更改近年與台灣的友善關係?有分析指出,立陶宛的外交政策並非總統一人便能決定,而立陶宛副外長也說,會繼續擴大和台灣之間的合作關係。
2024-05-13 11:12
近年力挺台灣而與中國關係惡化的歐洲國家立陶宛週日(5/12)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瑙塞達獲得44%選票,在第一輪選舉中獲勝。瑙塞達將與得票居次的現任總理席莫尼特進入第二輪大選。
2024-05-12 16:08
立陶宛今天(5/12)進行總統大選投票。立陶宛位居北約組織(NATO)東翼前線,在半總統制之下,總統主外交國安事務,因此大選備受外界關注;對台灣而言,則事關駐立陶宛代表處會否改名。不過,最終選舉結果可能得等到5月下旬第二輪選舉後才知道。
2024-05-09 15:34
立陶宛於2021年同意台灣以「台灣」而非「台北」的名義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此舉與中國發生外交齟齬,受中國採取貿易報復。然而立陶宛本月12日將進行總統大選,正爭取連任的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7日表示,他認為台灣代表處仍應依據國際標準使用「台北」,並表示這項調整可以傳達立陶宛希望「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的信號。
2024-05-09 11:21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日前再度表態,應將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更名為「台北」以確保與中國友好關係,因時機恰在立陶宛大選前夕,不免讓人質疑動機。對此,外交部長吳釗燮今(5/9)受訪強調,我國跟立陶宛的關係不會有問題,我們的台灣代表處不會被改變,原因之一是立陶宛反對黨未來執政機率較高,而反對黨人士目前支持台灣。
2024-05-08 08:08
立陶宛3年前同意台灣以「台灣」的名義設立代表處,與中國發生外交齟齬,中國採取貿易報復。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7日表示,他認為台灣代表處仍應依據國際標準使用「台北」,並表示這項調整可以傳達立陶宛希望「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的信號。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