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17:21
一般民眾通常認為「吃甜食」跟糖尿病有正相關,但醫師提醒,並非只有吃甜食,才會爆發血糖危機。李唐越醫師分享一個病例,一名50歲男性工人不吃甜食,但每天中午都吃2個便當,體重短期內突然掉了10公斤,趕緊就醫才發現罹患嚴重糖尿病。
2025-04-30 13:26
台北地院國民法庭審理剴剴案,今天傳喚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大師、經手過上百例司法鑑定工作的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丘彥南作證,丘彥南梳理16宗卷證,發現剴剴有嚴重憂鬱等症狀,幾乎能確定,他已經確診罹患身心症了,甚至還出現身心嚴重受創的狀況,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他研判,剴剴生前遭受嚴重的身體及精神虐待。
2025-04-22 14:31
疾病管制署今(22日)表示,今年截至目前累計11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病例,為2007年10月列入法定傳染病以來同期新高,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為多,另累計44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為近5年來次高,屈公病及登革熱境外移入風險持續,呼籲民眾如前往流行地區,應做好防蚊措施,返國後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以利及早通報、診斷及治療。
2025-04-15 14:21
疾病管制署今(15日)公布國內今年首起疑似施打美容針引發肉毒桿菌中毒案例,個案為北部40多歲女性,疑似透過網路平臺購買肉毒桿菌毒素並由賣方於3月下旬到家中,在額頭及臉頰注射肉毒桿菌毒素,3天後陸續出現吞嚥困難、唾液分泌障礙、眼瞼下垂及肌肉無力等症狀,就醫並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
2025-04-15 13:20
56歲資深女星馬妞近年飽受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及乾燥症等多種自體免疫疾病所苦,日前她自曝曾經咳嗽咳到無法入睡,就醫檢查才發現肺部出現纖維化現象,健康狀況再度亮紅燈。醫師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是罹患肺纖維化的高風險族群,需特別留意肺部健康。然而,由於多數人警覺性偏低,導致病情急遽惡化進而致命,更成為自體免疫疾病族群的主要死因之一。
2025-04-08 15:07
疾管署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一例境外移入瘧疾重症個案,為中部60多歲男子,2月下旬至3月中旬曾參加中西非10國旅行團,3月21日返台當日全身倦怠、噁心嘔吐、腹瀉、黃疸,隔幾天因畏寒、尿量減少至急診診斷肝腎衰竭住院,發病5天後被通報瘧疾並於當日鏡檢血片鑑定為惡性瘧原蟲開始投藥治療瘧疾,目前仍因呼吸衰竭插管住加護病房治療。
2025-04-01 08:59
清明來臨,許多人受潮濕天氣影響,會出現水腫、疲倦等症狀,女性民眾則容易在陰道內,存在一些透明或乳白色的分泌物,俗稱「白帶」。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許雅婷指出,台灣屬於海島型國家,民眾便容易受到「濕邪」的侵擾,倘若體內濕氣過重也時常伴隨腹脹、排便不順、身體沉重、四肢水腫,女生則是白帶增多,建議民眾可將四神湯作為日常去濕養生的食療。
2025-03-24 14:28
AI功能強大,是生活上的好幫手,國外甚至有人身體不適,輸入症狀後AI研判出她可能罹患血癌,她起初不以為意,直到2個月後到醫院檢查,真的證實自己罹患血癌。
2025-03-19 15:22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每天約有8名女性因乳癌喪命。在所有乳癌分類中,HER2陽性乳癌的惡性度最高。自今年2月起,健保署開始給付新一代ADC藥物,用於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第二線治療。健保署長石崇良也透露,健保署規劃將乳癌、肺癌和大腸直腸癌的免疫療法納入給付。
2025-03-15 08:10
5年前的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因新冠病毒(coronavirus,世衛定名COVID-19)造成感染的新冠肺炎已進入「全球大流行」。這個2019年底首度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出現的新型病毒,累計造成超過7.7億人確診,逾700萬人病故。而感染新冠肺炎的後遺症、俗稱「長新冠」(long covid)的身心影響,至今仍困擾許多人。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