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16:44
揚聲器產品挹注,正宗蘋果供應鏈,電聲元件大廠美律第二季營收達88.58億元,創史上最旺首季,川普關稅政策反覆,美律表示,第二季因關稅暫緩,預期將有大量急單效應。泰國廠第四季投入生產,提升海外產能與提高當地供應鏈,透過收購MWT Holdings ,也將有利拓展東北亞市場版圖。
2025-04-24 12:46
晶睿通訊今年成立25周年,由於美國營收比重達6成,面對關稅挑戰威脅,晶睿宣布在美國加州矽谷成立設計中心,強化供應鏈韌性,緊密連結美國客戶,至於未來是否反映關稅漲價,晶睿通訊發言人暨全球行銷處處長謝邦彥表示,目前維持報價,5月會適當調整,也會與當地經銷商商討因應策略。因應產業升級,晶睿也在監控領域中首度啟用自然語言搜尋,深化智慧雲端服務。
2025-04-23 18:04
中央銀行今(4/23)日公布3月份國內金融情況,其中,M1B以及M2年增率分別下降為1.82%及4.38%,央行官員說明,主要是外資淨匯出,以及放款與投資年增率下降所致,而M1b年增率創下16年來的低點,M2年增率則是近5年來新低。
2025-04-21 10:53
4月底即將發布3月的景氣燈號,學者預期,受到拉貨潮帶動,3月轉亮紅燈機率極高,但4月以後,對等關稅影響逐漸浮現,且台股持續震盪,第2季恐將出現變數。另外,企業喊話政府開啟其他市場,學者建議越南和墨西哥是不錯的避風港。
2025-04-18 19:20
美國總統川普拋出對等關稅,引發金融市場大動盪,美元及美債雙雙下挫,在我國外匯存底中,美債大約占8成以上,恐受到波及。中央銀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今(4/18)日表示,央行對外提及的美債是指「以美元計價的債券」,近期美債和美元的波動,主要與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以及美國通膨預期改變,但並未有恐慌性拋售,況且美國聯準會(Fed)仍有降息空間,若全球關稅也談判順利,在此情境下,投資者會慢慢回到債券市場。
2025-04-18 18:28
對於關稅戰恐引發匯率戰,中央銀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今(4/18)日表示,美國貿易逆差根源在於其儲蓄不足,若美國無法增加儲蓄,則無法有效改善貿易逆差問題,加上國際資金鉅額且頻繁移動,已成為影響匯率變動的主因,若想以匯率做為調整貿易失衡的工具,變得更加困難,且成效有所限制,所謂「貿易順差升值,逆差就貶值」觀念已經過去,況且,匯率操縱難以判斷,不宜將匯率操縱的制裁條款做為貿易協議或談判議題。
2025-04-18 17:54
美國公布中國船舶港口費徵收方案,分析師指出,收費標準或費用比前次方案下降許多,船公司可透過航線調度來減少衝擊,長榮、陽明、萬海目前航行美國的中國製船隻比重分別為0%、17%、0%,可望受惠美國線長期運價潛在上漲機會。
2025-04-18 15:26
財政部統計處援引世貿組織(WTO)最新公布統計,2024年台灣出口總值4,750億美元,占全球比重1.9%,排名維持第16;進口總值3,944億美元,占比1.6%,較上年前進3名,排名第18。中國仍是全球第1大出口國,占比還上升了0.5個百分點。
2025-04-18 08:37
罷免綠委吳思瑤、吳沛憶傳出死亡連署,北檢昨(4/18)約談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等4人,引爆藍營不滿聚集北檢抗議,黨主席朱立倫、台北市長蔣萬安皆到場聲援。對於藍營質疑檢調「辦藍不辦綠」,前交通警察、資深球評石明謹PO出藍綠死亡連署的數據對比,其中罷綠死亡連署書大多超過2位數,甚至還有7人破百,而罷藍的死亡連署最多不超過3份,他直言其實辦案關鍵在於「技術問題」,樣本數大要抓到偽造者的機會就大很多。
2025-04-17 16:20
美中關稅戰陷入僵局,中國多個出口重鎮正面臨空前挑戰。由於大量貨物積壓、海外訂單驟減,許多企業選擇在「五一」勞動節長假繼續停工放假,或壓縮工時。自由亞洲電台(RFA)、南韓《朝鮮日報》報導,包括浙江、江蘇以及廣東等東南沿海多地的外貿企業出現一波「集體放假潮」,有業者表示,這可說是「數十年未有」的經濟形勢。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