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19:57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馬丁尼斯回憶與台灣的特殊緣分,表示在與中研院等機構的合作過程中,不僅看見台灣將研究轉化成產品的潛力,也發現台灣多元面貌,他形容太魯閣國家公園景緻是「美國從未見過的美景」,「你們的企業、你們的國家非常成功」。
2025-10-08 10:02
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年由英美法3位學者共同獲得。1980年代中期,克拉克、德沃雷、馬丁尼斯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組裝一個當時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電路,結合嚴謹、想像力與務實的迴異個性,40年後共獲諾貝爾獎殊榮。
2025-10-07 21:35
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位研究量子力學穿隧效應(Quantum tunneling effect)的加州大學學者共同獲得。穿隧效應是量子力學百年多前開始建立時諸多反直覺的神祕現象之一,也曾一度是進入奈米製程時,晶片製造工程師必須克服的頭痛問題。如今,新的晶片製造技術不但反過來利用了穿隧效應,這個現象更是成為當今開發量子電腦的基石。
2025-10-07 15:42
疾管署今(7)日表示,上週國內新增57例流感重症及16例死亡病例,其中包括一名南部5歲女童,未接種流感疫苗。女童發病後10天因流感重症併發腦炎,不幸過世。
2025-10-07 15:01
疾管署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時因呼吸急促、活動力差而收治小兒加護病房,出生第4天後開始發燒,後續出現肌抽躍、嘔吐及食慾不佳情形,檢查疑似有腦炎,於治療後症狀改善,住院一個月,目前已出院返家。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2025-10-07 08:51
美國學者布朗柯獲諾貝爾醫學獎殊榮,她原先把諾貝爾委員會的來電當作騷擾電話,直到美聯社攝影記者出現在她西雅圖的家門口。布朗柯過去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分子生物學系主任蓋維斯回憶,她勇於挑戰冷門項目,包括曾被科學家視為「垃圾」的H19基因。
2025-10-06 19:29
2025年諾貝爾獎第一個公布的獎項生醫獎揭曉,由美國與日本三名學者共同獲得,表彰他們在免疫系統如何自我管控調節的研究貢獻。
2025-10-05 13:22
中國抗戰電影「731」熱播之際,中國一玩具廠商「積智星」在電商平台推出一款「731毒氣實驗室拼裝積木」。然而這款玩具遭到解放軍旗下媒體發文批評冒犯民族情感,玩具在3日下午從電商平台上下架。
2025-10-02 12:15
美國聯邦政府週三(10/1)進入近7年來的第一次政府停擺,目前共和黨與民主黨沒有相互妥協跡象,未知政府可能在何時重啟運作。美媒報導,白宮行政管理與預算局局長伏特已私下表示,將在「一兩天內」對聯邦公務員大規模裁員;白宮發言人李威特也公開表示,「兩天內」就會展開大裁員。
2025-10-02 11:06
由文化部指導、高雄市文化局主辦、再現影像承辦的「跨域新視代影像實驗室人才培育計畫」持續推動中,計畫目標在於培育虛擬製作專業人才,推動影視產業的數位轉型。課程不僅聚焦於 AI、沉浸式影像與 LED 虛擬攝影棚等科技的應用,更著重製作流程的革新,期望引領創作者探索未來影視產製的新可能。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