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15:00
根據財政部公告新青安房貸受理等資料,今年第1季新青安受理戶數1.2萬件,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9%;專家分析,影響主要包括市場交易量減少與撥款塞車等影響,又銀行對新青安房貸承做態度也不若政策初期時積極,都可能導致受理案件數銳減。
2025-05-09 10:59
2名女子在新北市新店區購買「碧澄三社區」房屋,等到2人下訂及交屋後,才被告知房屋地處水壓無法正常供水的地區,必須另設加壓站,才被告知每個月必須另付支付加壓水池租金等費用,2人認為受騙上當提出告訴,台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建設公司的總經理郭飛龍及工務經理張建男故意隱匿重要資訊,已涉及《刑法》詐欺取財罪,依法提起公訴。
2025-05-08 15:51
中央銀行自去年9月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並要求銀行自行訂定「總量管制」後,許多換屋族貸不到款,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今(5/8)日質詢提出,目前不動產集中度已經降至36.89%,後續有機會降至首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的36.64%,央行是否考慮於6月理監事會議調整房市管制措施?總裁楊金龍則當場允諾,會進行檢討。
2025-05-01 17:37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金融市場動盪,連房市也掃到颱風尾!根據六都地政局資料顯示,今年4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揭曉,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合計1萬6876棟,月減7.3%、年減26.3%。專家分析,原本預期第2季初可延續3月買氣逐漸打底反彈的交易動能,未料4月「關稅帝君」出手干擾,買氣轉冷趨勢明顯,恐怕不容樂觀。
2025-04-30 17:19
央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中,全體理事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且並未祭出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理監事會議記錄今(4/30)日曝光,多數理事認為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預估控管目標均緩步向下,但房貸利率處於較高水準,建議央行可採取預先防範措施,讓房市能夠軟著陸,另有理事憂心,如果房價突然大幅下跌,鑑於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仍高,恐將增加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
2025-04-30 17:00
作家小彤熬過去年胰臟癌手術與12次化療後首次飛日本,在東京坐擁新宿和淺草晴空塔旁2間套房的她去年原本還要入手麻布十番2.3億日圓(約5190元台幣)豪宅,卻因罹癌無暇分心,只好放棄,「前陣子仲介跟我說那棟樓平均漲了2、3倍,聽完實在好扼腕」。過去赴日輕鬆日走2萬步的她也深感體力大不如前,還因為1把小剪刀差點回不了台灣。
2025-04-22 10:15
在政府優惠貸款等利多加持下,近年來年輕族群逐漸躍升買盤主力,房仲業者盤整聯徵中心數據,2024年20至40歲購屋族所申貸房產中,約47.8%皆是購置屋齡0至3年的新屋,與十年前相比,占比大增17.5個百分點,顯見新屋備受年輕購屋族的青睞。專家分析,近年不少預售案主打低首付、工程期零付款等銷售手法,成為自備款不足的年輕族群首選,而屋齡30年以上則是第二選擇。
2025-04-18 14:53
被稱為史上最複雜、規模最大的新北市永和大陳社區都更案,共劃定7個都更單元,其中由皇翔建設投資的大陳單元3於今(4/18)日舉辦開工動土典禮,預計2029年完工交屋,據了解,皇翔建設預計今年將設立接待中心,對於何時銷售及開價金額,則顯得略為保守,強調時程未定,不過,周邊房價最高來到95萬元,市場推估區域行情有機會上看三位數。
2025-04-16 11:03
「詐屋產業鏈」真的很可怕!鏡週刊今(4/16)就報導,台中有1名李姓女子指控,被前男友、代書、買家、貸款銀行和人頭一起騙走,她指控該人頭明明寫薪資才3萬5000元,銀行竟通過讓他每月要還7萬元的房貸。週刊追查下,發現這背後恐與前科累累的「詐屋祖師爺」嫌犯劉伊峯有關。
2025-03-30 07:10
今年度房市重頭戲、329檔期登場,受到去年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加上銀行放款依舊緊收,使得整體買氣急凍,即便建商推案總銷金額達8223.2億元、創下歷年次高,但來客數大減、觀望心態濃厚,若央行與金管會加大金檢力度,房市調控依舊,民眾借不到錢購屋,台積宅光環不再,恐將一路冷到928檔期,甚至未來將面臨量縮、價飆的雙重反撲。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