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2.0首對台軍售 學者分析三大意義:隨到隨審已近準盟國待遇

    2025-11-14 17:54 / 作者 陳祖傑
    美國通過總統川普第二任期的第一筆對台軍售案。資料照。路透社
    美國通過總統川普第二任期的第一筆對台軍售案,根據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新聞稿指出,內容包含價值3.3億美元的非標準零附件,範圍含蓋F-16、C-130和IDF戰機。對此,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分析,這次「川普2.0」首度對台軍售有三大意義,包括台灣軍售從以往「包裹式審查」走向隨到隨審,基本上已接近準盟國待遇,而且美方也以具體行動打破疑美論。

    美國政府結束關門狀態,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在當地時間13日公布新一波價值3.3億美元的對台軍售,範圍涵蓋F-16、C-130和IDF戰機等非標準零附件,並已進行「知會國會」程序,該批軍售有助於維持我空軍戰備狀態。

    蘇紫雲指出,川普2.0首度對台軍售有三大意義,安全合作方面,台灣軍售從以往「包裹式審查」走向隨到隨審,基本上已接近準盟國待遇;雙邊合作方面,則是以具體行動打破疑美論;政治意義方面,象徵協助台灣應處中國灰色襲擾,並在軍事上具體強化台灣戰機機隊妥善率。認為從川普對台軍售到台灣提出增加國防預算間,會形成正面的良性循環。

    蘇紫雲分析,這次「川普2.0」首度對台軍售有三大意義:首先在安全合作方面,台灣軍售從以往「包裹式審查」走向隨到隨審,基本上已接近準盟國待遇;雙邊合作方面,美方以具體行動打破疑美論;政治意義方面,象徵協助台灣應處中國灰色襲擾,並在軍事上具體強化台灣戰機機隊妥善率。

    蘇紫雲表示,無論是川普政府1.0時期或拜登政府時期,都有類似零附件軍售案,如海軍雷達等相關替換零件,一來是相關零附件是消耗品,所以會一直出售,二來可以看得出美國政府與台灣安全合作的持續性,三來象徵在賴總統強化國防能力的戰略指導下,可以預期川普政府2.0時期,對台主要的重大軍售仍然會持續,從川普對台軍售到台灣強化國防預算,認為「會形成良性循環」。

    對於近日國內對於國防預算的質疑,蘇紫雲也提出反駁,強調自衛能力越強、潛在盟國協防意願就越高,「強化自己的防衛能力是最重要的」,盟國的協助程度會視台灣自身防衛能力多寡而決定。他認為,國防預算不應該是想要,而是必要,國際社會都在強調「備戰才能止戰」觀念,以墨子《備城門》為例,墨子也強調「小國善守」,小國要有足夠防衛能力才可以止戰,「這是戰爭與和平管理的哲學」。

    最後,蘇紫雲表示,包括日本、澳洲、加拿大、美國等民主國家都面臨少子化議題,因此持續透過國防預算進行軍備採購,以火力取代部分兵力,正是彌補防衛能力人數不足的方法。
    陳祖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