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女足學生與教育部代表會面,學生簡奇陞會後受訪。吳尚軒攝
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案」持續延燒,雖然台師大以及關鍵人物教練周台英昨天(7/19)出面道歉,但似乎仍止不住輿論怒火。另外,吹哨者的簡奇陞也表示不再接受新聞媒體訪問,表示「受害者角色下台一鞠躬」。對此,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近日發文談簡奇陞,不只感到敬佩,也勾起自己曾經被質疑「不像受害者」的記憶。沒想到,貼文也釣出簡奇陞現身,分享小學一年級的故事,「以後我要裝可憐才會被相信嗎?哈哈我才不要呢!」幽默反應也讓網友敬佩。
王婉諭臉書與Threads發文指出,「她口條清晰、思緒冷靜,看起來不像受害者?」她說前幾天看到有網友形容簡奇陞的貼文,她心頭一緊,「那是一種讓人窒息的似曾相識,因為我也曾經被這樣質疑過。」
王婉諭指出,社會對「受害者」的樣貌總有既定印象「是脆弱、崩潰、無力反抗」,如果有人表現得冷靜、邏輯清楚,反而會被懷疑動機,「但受傷的人,真的只能有一種樣貌嗎?」王婉諭更讚賞,簡奇陞在記者會上摘下墨鏡的那一刻,是勇者的象徵,「那一刻起,她就是守護下一個受害者的勇者。」
王婉諭認為,要人一次次回憶傷痛,是很殘忍的一件事,所以她打從心底佩服簡奇陞,「幾乎用燃燒自己的方式,成為社會的箭靶。這樣的勇敢,不該再被要求更多了。」另外對於簡奇陞稱不再接受媒體訪問,王婉諭表示,「謝謝妳,簡奇陞同學。妳點燃的火,已照亮前方的路,我們一起來改變體育圈的腐敗文化吧。」
沒想到,簡奇陞也去王婉諭Threads之發文留言,她回憶小學一年級的故事,「有個同學插隊,我當下就叫他去後面排隊,結果他居然哭了?」簡奇陞說,老師看到時,以為是她欺負對方」,她只能很生氣地解釋,旁邊同學也趕快佐證是對方先插隊。
事後,老師卻告訴簡奇陞,「這世界比較容易同情先示弱的人,看起來理直氣壯的人,反而容易被誤會。」當時,簡奇陞心裡馬上冒出一句話,「所以老師的意思是,以後我要裝可憐才會被相信嗎?」接著她馬上拒絕「哈哈我才不要呢。」
網友留言也力挺簡奇陞,「有時候可以把事情講得這麼清楚,也許是因為在心裡已經重複地說了幾百遍,只是沒有人聽到」、「並不是典型受害者形象的人才能夠稱為受害者,表達出勇敢有力量的受害者不代表他們受到的傷害就應該被忽視。」